社福機構管理恐怖主義睇真D
譚亮英
自「一筆過撥款」推出後,有良心的福利機構已經買少見少,不少機構相繼暴露出無良僱主的面目。在工會、同工、媒介不斷揭露下,這些無良機構好像有所收歛,但是事實上,他們只不過是學得聰明罷了。他們不再以機構政策的層面去把前線員工裁員、減薪、削福利,而將無良任務下放到服務單位的主管身上,以「管理恐怖主義」的形式進行。
本會最近收到不少同工投訴,指出所屬服務單位主管的恐怖惡行:
(惡行一)針對年資高(工資已過中位數)的基層前線同工:
不斷挑剔他們的工作表現,動輒以芝麻綠豆的小事,發警告信,召同工入房「照肺」,踐踏同工尊嚴,一位機構主管對下屬說:「茶樓企堂值七千蚊,我覺得你連五千蚊都唔值……」慘受侮辱的是一位服務多年、甚少犯錯的同工。這樣踐踏同工尊嚴,處處出言恐嚇,令不少同工在惶恐不安的環境中工作,有同工甚至被壓逼至精神受損要看精神科醫生。
(惡行二)無理警告:
有同工因高聲提醒老人家小心跌倒,被指侮辱服務對象而受到警告;有同工給予服務對象一小塊小食而被指會「嚴重」損害其健康而受到警告;還有同工被指撕去壁布板一小角紙屑,被警誡可能要凍結增薪點;更有人整個月內遲到了一分鐘而被指是「經常遲到」,若沒有「改善」可能要「抄魷」。
(惡行三)「莫須有」的罪名:
有同工突然被主管召喚,煞有介事地說有服務對象「投訴」他的不是,該同工立即問若真有投訴,主管是否根據服務標準所定的程序進行,主管立刻轉變口風,說只是「間接」聽到有同工「轉達」服務對象的意見云云,想與同工「傾下偈」。
還有主管用「審犯」的口吻,說他接到其他同工投訴,說該同工犯了嚴重過失,但在同工一再追問投訴的具體內容、事發地點、時間、人物時,主管卻一直含混其詞,說話前後矛盾,最後在理屈詞窮之下,說一句「我點都會秉公辦理」,草草了事。
上述部份服務單位主管所為,完全違背了社工行為守則,虧他們在註冊為社工時,還信誓旦旦地說要維護社會公義,扶助弱小、尊重同工……。在現時的社福機構,為求取悅社署高官以求生存及發展的形勢下,我們有理由相信這類主管的恐怖管理是得到機構的默許甚至是鼓勵的。機構不但在準備大規模裁員、減薪(有的已經實行了),更容許中、基層主管鎖定高年資同工為目標,逐一擊破,這明顯是借刀殺人的醜行。
社福機構過往在沒有財政壓力下大講道德,但在一筆過推行後,社福服務一步一步私營化、外判化、市場化,機構為求生存及持續擴展規模,竟然「不能人道」,將「道德」拋諸腦後,雖然不是每個單位的主管都立即「變態」,但事實上在這形勢下,也助長了一些「心術不正」的單位主管,透過種種手段,迫走年資高的同工,以搏取上層「歡心」,同時更製造白色恐怖,處處優待「自己人」,排斥異己,同工的人心惶惶,這實在是社福界的世紀災難。
社福機構之所以出現管理恐怖主義,完全因為政府高官助紂為虐。一筆過撥款正給予機構主管濫施權力的機會。同工面對這情況,只有逐步建立同工之間的團結精神,加強聯繫,互通消息,才是真正的應付辦法。
分類:香港工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