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田事變:毛澤東初次大殺同志

文:向青

《新苗》第27期,1993年12月

毛澤東臨死時認為他自己一生所幹最有價值的兩件大事,是推翻國民黨政權和發動文化大革命。在文化大革命的當時,不論在中國還是外國,確實有許多許多人士(而且決不限於支持或同情中共的人士)把這場運動當作一件偉大的事業。但是,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實行後不久,由於文革的真相大大暴露(儘管至今還有許多極為重要的真相被隱瞞著),人們很快就知道了,文革並不是什麼偉大的革命運動,而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悲劇、大動亂、大陰謀,其中包含了毛澤東大規模殺害黨內同志和黨外人士。

毛澤東是不是偉大的革命家

文:向青

《新苗》第27期,1993年12月

大概許多讀者會覺得我在這裡提出了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難道毛澤東算不算一個偉大的革命家還需要討論嗎?古今中外曾有幾人達成了像毛澤東那麼大的革命事業?毛澤東生在一個平凡的、只略為富裕的農民家庭,只有中級師範的正式學歷,後來從事工農運動,經過二十多年艱苦的奮鬥,成為中國共產黨和解放軍的享有無限權威的最高領袖,在整個中國大陸奪取了政權,實行了天翻地覆的社會改革。他所領導建立起來的政府,是中國歷史上最強有力的政府。一百多年來,中國在外國侵略之下淪為半殖民地,受人欺負和看不起,在他領導下才變成外人景仰或畏懼的對象。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幹了這麼偉大的革命事業,稱為偉大的革命家,難道還有疑問嗎?

崇洋媚外的外資政策

文:陳東

《新苗》第27期,1993年12月

這些年來大陸有一說法:引進外資就是利用外資。可是,到了現在,越來越多證據表明,引進外資的結果,是中國為外資利用多於利用外資。當初希望引進外資能剌激起中國自身的工業能提高技術及管理水平。可是,實際上,十五年來,外資所引進的高科技簡直鳳毛麟角,反倒在旅遊、娛樂、消費品工業等逐漸佔領國內市場。尤其諷剌的是,種種過份優惠外商的政策,實際上起到的卻是幫助外資去打擊自己的國營企業。

中國會出現債務危機嗎?

文:陳同亮

《新苗》第27期,1993年12月

在外債管理上,我國目前仍然存在著多頭借債、管理分散的弊端。國家外經委管政府間貸款和三資企業合同的審批,中國人民銀行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向外發行債券;財政部管世界銀行借款和國家統借統還部份的外債;農漁業部和國家教委分別負責國際糧農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借款;中國銀行負責商業性貸款;國家計委負責借用外債的規模,投資計劃和項目審批。此外還有各種各樣的信託投資公司也可自行向外借款。

韓丁論中國半殖民地化

文: 威廉‧韓丁

《新苗》第27期,1993年12月

究竟中國是否正在變回半殖民地呢?

這一切決定於在一個長時期內這個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以何種思想、態度以及政策去參加世界市場,並與世界經濟發生關係—在這個世界經濟,「內部競爭激烈,互相高度依賴,又為一小撮大公司所支配及規範,而全球所有地區的發展先後及發展方向,都是由最上層的人的購買力所決定的。」(註一)

讀者來信--齊強先生

《新苗》第27期,1993年12月

《新苗》編委會

先生:

從大陸出來的學人,第一個衝動便是盡量尋找各式各樣未遭受權力玷污的中文刊物—文化的、政論的、學術的,這些來自美國、日本、港台的刊物有的以其自由、活潑的形式使人感到新鮮、有的以其強烈的責任感令人充滿敬意,但只有你們的刊物—《新苗》—則是那樣有力的撥動我的心弦,使我產生強烈的共鳴……

九十年代封建陰魂—評《新界條例》

《新苗》第27期,1993年12月

取消歧視婦女的《新界條例》

文:丹心

「照睇唔會有呢種情況出現,我五十幾歲都未聽過類似的情況出現,我唸呢個係假設情況,就算係事實,都係幾十年前的事,我唸都係歪曲事實咁作出的……」(十月五日明報)

以上的話是新界鄉議局主席兼立法局議員劉皇發就有關《新界條例》婦女投訴受歧視個案所作的回應。

不能天長地久,也要曾經擁有 —港人對政制改革應取的態度

文:向青

《新苗》第27期,1993年12月

中英談判終於破裂,十二月二日港督彭定康宣佈了先把部份的政制改革法案提交立法局。法案已經依期於十日刊登憲報,將於十五日正式向立法局提出。談判十七輪,費了七個月時間,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儘管至今雙方還沒有正式宣佈談判終結,英方尤其極力表示希望繼續,但看來實際上沒有可能繼續談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