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面對青年失學問題 我們的主張與訴求

面對青年失學問題 我們的主張與訴求

連結雜誌社、工人民主協會籌備會

在台灣,青年雙失(失學、失業)的問題,已是越來越多人面臨的迫切危機。近十年來,台灣的教育持續向下沈淪,政府對教育的投資不斷縮減,從80年度每位學生平均投資經費18萬8千多元到89年度的12萬4千多元,降低超過三分之一!政府在教育政策的「鬆綁」-任憑學費「自由」調漲-也使得各級學費快速飆漲,從幼兒到高等教育,學費之高已使得處於失業或半失業狀態的家庭面臨無法供應孩子唸書的困境!

  面對這些問題,政府的對策包括提供獎學金、就學貸款等等,不過很顯然這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因此,台灣的年輕人若想擺脫失學的惡夢,就必須跳出政府或主流輿論的思維模式、打破「學費」與「成本」掛勾的邏輯,提出「人民的需要高於利潤」的原則。我們認為,教育是基本人權、是人人都應享有的基本社會服務,若以「成本」來計價,以牟利為原則,勢將損害、剝奪許多人的權利!

因此,在「教育是基本人權、人民的需要優先於利潤」的原則下,我們提出以下訴求:

一、政府應無條件全面增加教育支出,並調整累進稅制,讓經費來源由企業和富人的稅捐支應

  當前教育的根本問題就是政府投入的教育資源嚴重不足,然而,近年來政府不斷以整體經費不足為由,縮減教育預算,讓大學自謀生路,使得學費年年飆高。但是政府整天哭窮的原因無它,正是其透過各種租稅優惠不斷為資本家減稅,使財政赤字不斷擴大的結果。

  假如要解決當前教育的諸多問題,政府首先必須立刻大幅增加教育預算,倘若財政不足以支應,就應該向富人徵收累進稅,而不是為了資本家的荷包犧牲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立即停止調漲學費,並逐年調降學費讓所有人可以負擔,最終目標為零學費

  針對目前高學費和高失業率,使得許多家庭根本無法負擔學費的問題,我們認為,教育應視為基本公共服務,讓人民以最低價或是無條件免費獲得,不應讓價錢成為受教的門檻!第一步是各級教育停止調漲學費,隨後逐年降低,讓所有人都可負擔,最終以免學費為目標。

  另外教育及訓練設施應該向學生外的各年齡層的民眾開放,讓所有的教育設施都應是免費或低價的公共服務!

三、終止就學貸款制度;全面發放助學金,解決青年貧困問題

  就學貸款不可能解決失學的問題,計較貸款利率高低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因為就學貸款只是將問題延後、安撫人心,無法解決學生沈重的學費負擔和畢業的龐大債務。

  我們主張將低(免)學費和終止就學貸款配套,如果學費的標準降低到讓人人無須借債唸書,就學貸款也無須存在。此外,不僅不應讓青年舉債唸書,更不應讓青年舉債度日,或是被迫靠打工維持生計。我們認為,接受高等或以上教育的學生,政府應發放一定的助學金,讓青年無須因打工謀生而影響學業。

四、私立學校全面公有化,停止開放企業興學;學校民主化

  私立學校的弊病近年來不斷浮現。因為企業辦學不是為了公益,而是為了「利潤」,企業收取高昂的學雜費和諸多名目的費用,但品質卻未見提昇,無法賺錢的系所更成為犧牲品,學生受教權受到無情的抹殺。加上「私人」的學校更難民主管理和監督,弊端自然層出不窮。因此,我們同樣認為台灣的私立學校應全面公有化,並且要停止讓企業辦學,公私立學校的學生不應受到差別待遇!

  不論公私立學校,都是少數人在掌控,然而教育事業不應由少數人壟斷、不應讓少數人或企業決定學校的走向。我們主張公私立學校民主化,讓教育工人(教師、職員、技工等)、學生和社區的代表民主地管理學校,要在各階層的教育建立基層的民主體制,如此才能讓教育真正契合一般人的需要。

  假如社會要進步,人人都應享有全面而完整的教育,青年的失學問題絕不是年輕人必須自己解決的個人問題,而是政府的「社會責任」!上述四個訴求,都是身為公民所應享有的基本權利,然而,這些訴求也僅能解決部分問題,唯有以集體行動來改變整個社會,教育的問題才能獲得完全的解決,台灣的青年也才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分類:台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