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舉進步主張,形成政治力量
這次總統大選,工人階級該有什麼行動?
工人民主
工人民主協會WDA
從一黨專政到政黨輪替,越來越多人的看清楚原來兩黨是那樣的接近,原來不管藍綠誰上台,都爭相替資本家服務(例如替資本家減稅、推動私營化、改惡勞動法、放任資方裁員減薪、高學費政策),要做資本家的好僕人,不管藍綠誰當家,台灣都還是由財團統治,勞苦大眾永遠無法當家作主。到了今天,我們應該要清楚的指出,兩大陣營真正代表的都是資本家階級的利益,不是工人階級的利益,是資本家政黨。面對藍綠的同質化,工人階級在這次總統大選該怎麼辦?
檢討過去經驗,拒絕再玩押寶、選爛蘋果的遊戲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檢討過去工會或工運團體的各種做法。
有的工會領袖積極支持或藍或綠,這樣的做法,好一點的結果也不過是替兩大陣營化妝,讓兩大陣營塗抹上一點點「照顧勞工」的色彩,或許有極少數的政策能有利於某些工人,但整體工人階級的處境是沒有根本改變的。最可能也是最壞的結果就是助長工人對兩大陣營的幻想,支持了敵人上台,讓工人「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鈔票」。而少數工會領袖可能成了明星,一時間成了檯面的政治人物,工會卻喪失了工人階級的自主性、進步性,廣大工人群眾的利益還是向下沉淪。
還有個做法是提出工人政見支票,以壓力團體的方式要求兩大陣營在選前簽署同意,要在選後兌現承諾。為了選票,各政黨當然不吝開出空頭支票,但結果卻是它們根本沒有意願落實,不斷跳票(如40工時、暫緩民營化等)。這種做法,只是被資本家政黨利用,工人自己的政治力量還是無法凝聚,難道我們還要再玩四年被騙一次的遊戲嗎?
過去也有組織工黨的經驗,後來是失敗了。原因不是組織工人階級政黨這個目標不正確,而是組黨的基礎根本不穩固,方向不清楚,有理想的工運人士、工會幹部和只想靠工人選票上台、追求所謂「勞資和諧」的政客合作,「雞兔同籠」,當然沒法長久,這樣的黨的下場不是墮落就是分裂。
我們認為工人階級不能再浪費光陰和精力,不要再玩挑爛蘋果或是押寶的遊戲,靠關係和選票換來無法兌現的政策。工運圈應該確定奮鬥的方向就是今後不但需要工人大眾長期地堅決向各種壓迫剝削抗爭,而且需要同時進行政治奮鬥,建立工人階級的政黨,一步一步的努力,直至建立勞苦大眾的民主政府,由它來推行各項有利大眾的改革,打破財團富豪對社會經濟命脈的操縱,起點就是這次大選!
以立委大選為目標,讓這次大選成為建立左翼政治力量的起跑點
如果可能,工運和其他進步社會運動圈能在此次大選推舉一組代表勞苦大眾的候選人,宣揚理念,擴展組織,將是理想的選擇。當然,歷史的分歧、時間的緊迫、資源的有限都是困難。如果由於種種限制,在這次大選我們難以推出一組候選人,至少應該要形成共同的計畫,以明年底的立委選舉為目標,以集體方式推出代表社會運動、代表勞苦大眾的候選人。如果以建立工人階級政黨為中期目標,立委選舉推出工人階級的候選人連線為近期目標,我們贊成在此次大選有計畫、有主張、有組織地推動廢票運動,讓廢票運動不被選民誤會成沒希望、沒前途的消極行動,而是有展望、有力量的群眾運動,成為建立左翼政治力量的鳴槍號。
提出進步綱領,爭取民眾支持
要怎麼讓廢票運動成為建立工人階級政黨的運動呢?我們不只是要凝聚、突顯群眾對資本家政黨的失望,更要揭露藍綠陣營政策主張的空洞、保守和雷同,也要讓這場運動彰顯工人階級應有的新價值、新理念、新主張。為了不讓廢票運動成為單純的賭爛票運動,為了要「把對藍綠賭爛的選民消極行動,轉變成積極的政治參與;化消極為積極,化被動為主動」,為了要「從被消音的邊緣選民變成具有主導政局發展的第三政治力量」,我們應該針對當前勞苦大眾最痛感需要改革的問題(如兩岸關係、金權政治、財稅政策、失業、環保、私有化、教育、醫療健保、性別等),提出進步的、共同的政綱,透過在各工會、工作場所、社區、學校等展開的宣傳與組織工作,爭取民眾支持我們的主張,讓這場運動真正成為「朝向階級政黨發展的第一步」。
在這裡,我們願意初步提出幾項綱領,供大家討論參考:
在兩岸關係與反戰議題上,我們可以提出:
--反對武力、強迫的統一,以兩岸政府對等談判來逐漸解決兩岸問題,談判內容應隨時向大眾公開。
--拒絕支持美國、英國等強權國家發動的反恐戰爭。
為反對財團統治與金權政治,我們可以提出:
--立法禁止大企業提供政治獻金。
--公開大企業及其大股東之帳戶,以便工人、消費者等得以監察。
--停止政府部門、公營事業和教育、醫療機構的的私營化(公司化、民營化等)和外包。
--停止國家對大資本家的優惠措施,包括補貼、稅負減免等,開徵累進利得稅,將所得用於增加公共服務支出、償還政府債務。
為保障勞動權益,我們可以提出:
--停止基於國籍、種族、性別、族群、性傾向及身心障礙的歧視和偏見,保障同工同酬同權。反對對中國配偶、移民的各種歧視及延長取得居留權、身分權之年限。
--保障公教人員組織工會權利,撤回限制勞動三權的修法草案。
--禁止集體解雇工人。
--縮短工時至40小時而不降低薪資,平均分配工作機會給所有工人和失業者。由政府興辦公營事業(包括環保、醫療、教育和社會福利等),創造長期、穩定而有保障的就業機會。
在社會福利與教育上,我們可以提出:
--削減國防預算,將經費轉移至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等支出。
--政府應免費提供醫療服務,建立公共醫療制度,並逐步將私人醫療機構收歸國有。
--政府應有系統地發展免費、普及、便利的全日托育中心以及價廉、質高、普及的社會服務(如餐飲、清潔、洗衣等)。
--政府應無條件全面增加教育支出,並調整累進稅制,讓經費來源由企業和富人的稅捐支應。
--廣設公立學校,停止開放企業興學,校務由全體教職員和學生共同決定。
--立即停止調漲學費,並逐年調降學費讓所有人可以負擔,全面發放助學金,解決青年貧困問題。
在環保議題上,我們可以提出:
--發展鐵路等低污染的的大眾運輸系統,停止發展私人的運輸系統。
--停止興建核能電廠,在保障員工工作權前提下,推動既有核電廠除役,政府有計畫地發展再生能源。
--停止興建焚化爐,建立公營之社區資源回收系統,促進廢棄物之減量與回收。
形成總的政治口號,在選票上展現群眾的意志
「以上皆非」固然表達了對既有政黨的拒絕,但卻未彰顯我們要追求的理想。廢票運動應該透過廣泛討論,凝聚運動的共識,提出總的政治口號(如「拒絕財團黨、建立工人黨」、「建立工人政黨、實現平等社會」、「拒絕財團統治,追求平等社會」等等),除了廣泛進行宣傳外,更鼓勵選民以書寫、貼貼紙等方式呈現在選票上,透過這樣一個小小的行動,凝聚群眾意志,突顯運動理念,讓我們的口號捲動群眾風潮。
分類: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