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文獻

科學社會主義概要

科學社會主義概要

新苗社(現名先驅社)

1988年

第一節:

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一方面帶來高度發展的生產,使社會生產品豐富到過去時代不能想像的程度,而且生產技術發達到能夠生產出足夠的產品來滿足全人類的合理需要,根本消滅貧富的差別,但是另方面,由於大規模的生產資料和生產品都掌握在極少數的大資本家手中,這些資本家純粹按照他們自己賺得利潤的多少來決定生產的方針,所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又給工人階級帶來許多深重的苦難:相對的(有時甚至是絕對的)貧困化、經濟危機、失業、帝國主義戰爭等等。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早在19世紀中葉已經指出了,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一定會促使全世界的工人階級起來革命,建立工人階級的政權,把大規模的生產資料收歸公有,按照全體勞動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來實行計劃經濟,最後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沒有貧困,沒有階級差別,沒有種族、性別的歧視,沒有戰爭,生產勞動不再是沉重的負擔,人人的才智和興趣都有機會自由發展。這條社會主義的道路是全世界勞苦人民尋求解放的唯一正確道路,也是一切關心整個人類的出路、有遠見、不自私的人士所應該選擇的唯一道路,如果人類不在工人階級領導下走這條革命道路,或者工人階級的世界革命最後竟失敗了,那些在資本主義時代得到驚人發展的生產力就會反過來成為破壞人類文明的力量,使人類陷入新的野蠻時代。

世界工人階級的革命從1917年開始實現了。首先在俄國建立起第一個工人國家,然後又在南斯拉夫、中國、古巴、越南等十幾個國家建立了工人階級的政權。這些工人國家的陸續出現,證明馬克思主義所指出的歷史趨勢是正確的。

第二節:

但是工人階級革命的道路上充滿了曲折和險阻。不但革命遲遲未能伸延到資本主義的心臟地帶(西歐和美國),而且那些已經成立了的工人國家普遍顯出了可怕的不健康現象:工人群眾的政治權力重新喪失掉(如蘇聯)或者一開始就未能直接掌握到(如中國),原先領導革命的共產黨墮落成為新的特權集團(官僚層)的代表,這個新統治層壟斷了國家政權和國有財產的管理權,對待工農群眾的專橫殘暴的程度不下於資產階級的法西斯黨,工人群眾在他們統治下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不比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好。因此,自從30年代以來,就有一股認為馬克思主義的工人階級革命理論也是一種空想社會主義的潮流。這種思想是各國(尤其是帝國主義國家)的工人階級走上革命道路的一個重大障礙。我們反對這股悲觀的思潮。我們認為:既然在一小撮壟斷資本家掌握住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和國家政權的地方(帝國主義國家),工人階級都有時能夠爭取到合法的民主權利和相當的生活改良,就毫無理由斷定經過工人階級革命而把國家政權和生產資料都正式宣佈為工人階級所有之後,工人階級反而不可能真正掌握政治和經濟的大權,真正為自己謀幸福。今天工人階級在中國和蘇聯等國家的悲慘生活,不是工人階級革命的必然結果,不是共產主義的必然現象。恰恰相反,那正是工人階級革命還沒有徹底勝利,共產主義還遠遠沒有真正實現的結果。恰像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必然驅使工人階級起來實行反資本主義的革命一樣,變態工人國家裡的社會矛盾也必然要引起工人階級更進一步的革命,那就是推翻官僚專制但是保存國有財產制度(而且讓國有財產制度的優越性真正發揮出來)的政治革命。這種革命的嘗試也同樣早已發生過了。社會主義者的責任,是促成這種革命的最後勝利。

第三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資本主義經歷了一次長達25年的經濟繁榮。這個長期繁榮配合著工人國家的種種令人失望的現象,使一種改良主義的幻想流行起來。這種幻想認為資本主義已經擺脫了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能夠永久維持繁榮,保證充分就業,並且不斷地提高工人階級的生活水平和其他權益,因而使工人階級根本沒有起來革命的需要。自從1974年發生世界資本主義的衰退以來,這種幻想日益明顯地受到事實的批駁了。生產過剩的危機已經一再出現,工人大批失業,資產階級由他所控制的國家機關帶頭向工人階級過去取得的權益進攻(大肆削減社會福利開支,對工會權利嚴加限制等等)。儘管世界帝國主義集團已經一再挫敗於工人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鬥爭,而且現在仍舊處於不利形勢中,它卻並不放鬆在世界各地進行著的反革命鬥爭,同時繼續為準備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而擴充軍備。因此,我們堅決排斥任何美化資本主義、認為可以經過逐漸改良而把資本主義根本改造的思想。

第四節: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一開始就是以國際經濟分工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國際經濟分工的大大擴展,是社會生產力在資本主義時代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那比資本主義更進步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自然要以密切的、有計劃的國際經濟分工合作為基礎。這就是工人階級的革命必須是世界革命的根本原因。如果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的工人階級在進行革命鬥爭的時候不根據全世界工人階級的利益和整個世界形勢去考慮採取什麼政策,就不可能得到持久的、徹底的勝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全世界的帝國主義國家已經組成了一個反革命大同盟,合力鎮壓和防阻任何一國、任何一個地區的工人階級和一切被壓迫人民的解放鬥爭。從60年代起一直到最近,蘇聯和中國的斯大林主義共產黨反而互相把對方當作敵國,爭著去討好、拉攏世界帝國主義集團,這是對社會主義革命事業極端有害的做法,也是蘇、中共產黨早已墮落成為反動政黨的明顯證據之一。我們反對那種認為在一國範圍內可以把社會主義建設成功的反動幻想(我們自然完全承認工人階級可以在個別國家首先奪取政權並且開始社會主義的改造和建設),反對根據這種幻想而製訂的只顧本國眼前的利益而犧牲世界革命的遠大利益的政策,尤其反對「社會主義」的大國欺負小國的政策。我們堅持國際主義的革命立場。

第五節:

想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不但必須工農群眾英勇地起來鬥爭,而且必須工人階級對革命的道路有清楚的認識。這條道路的基本方向雖然早在19世紀中業已經由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了,但是歷史證明這條道路是十分曲折的,工人階級在前進時不斷碰到新的岔口,需要作出困難的選擇。工人不是人人都有能力自己去作正確的選擇。因此工人階級需要一批有廣博的知識和經驗、能夠高瞻遠矚,而又十分忠於革命事業的帶路人,需要一個先鋒隊,這就是工人階級的革命黨,也就是真正的共產主義黨。革命的準備工作,主要就是在工人階級裡面鍛鍊,選拔出一個勝任的革命黨。

工人階級的革命黨是工人階級革命的領導者、也是工人政權的領導者。但是,這個領導權必須真正是由工人群眾授給的,而不是自己霸佔的。真正的工人革命黨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承認整個工人階級有權對它表示不信任,把領導權交給另一個黨。任何革命的工人政黨掌握政權以後,一旦脫離工人群眾的民主監督,成為不可合法撤換的執政黨,就不可避免墮落,變成代表新的特權階層的反動統治黨。因此我們從原則上反對一黨專政,反對任何一個黨專政的制度,堅持在工人國家裡工人階級應有權組成多黨。我們認為多黨民主制是工人國家健全發展的主要條件。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