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人民主憲章到左翼競選連線─我們對當前工人階級政治行動策略的意見
(討論稿)
楊偉中
公投等於民主改革的完成?
民進黨把公投當作民主改革的核心工程,說民主改革只差公投就完成,現在在野黨也急著在公投議題上跟進,我們認為這種說法是天大的騙局,是模糊焦點的做法。台灣的民主改革開始不久便已經走上金權政治 (誰有錢誰就能左右選舉和左右政客)的歪路。目前政制有以下重大缺陷:行政首長和議員一經選舉產生之後,人民即喪失監督權,無法確保當選者貫徹競選政綱,也很難進行罷免撤換;權力過份集中於行政首長 (總統),不利於民主;民主選舉原則僅適用極少數官員,法院、軍警等機構都是相當威權獨裁;在資本家居主宰地位的社會制度下,資產階級很容易透過政治獻金、賄賂、操縱媒體、買票等種種方式左右政治。這種金權政治盡管有選舉甚至公投的形式,本質上都是為資產階級服務,也就是為剝削勞動人民服務。所以伴隨著民主選舉的擴大和所謂「政黨輪替」的,不是就業和民主的改善,而是進一步的惡化。所以我們必須進行徹底的而不是門面上的民主改革,是要扭轉這種有錢人操控政治,勞動人民只能在幾年一次的選舉中行使形式的民主權利的現實。
金權政治的根源是嚴重的貧富懸殊。所以,要消滅金權政治,不僅需要改革政制,而且需要改革社會,縮小貧富差距,消除金錢勢力對政治權力的收買。只有這樣一種民主與民生並重的改革,才是真正徹底而有利勞動人民的改革,只有打造出一個人人有工做,一個沒有貧富懸殊的新社會,所謂新憲法才算有了實質內容。不管藍綠都不願也不敢實行這種改革,因為這會挑戰資產階級的權力,所以他們就搬出公投、修(制)憲這種口號來欺騙選民,扭轉群眾的視線,不去對準真正的焦點:如何改造社會以克服金權政治。
推動民主和民生並重的改革
既然不管藍綠都不會進行真正徹底的改革,勞動人民就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政黨和一個真正造福勞動人民、民主與民生並重的政綱,設法取得政治權力來推動這樣的改革。工人運動應該一方面將社會改革和政治改革結合起來,不再僅僅關注工人的經濟利益,各種社會運動也應不再僅僅關注各自領域的議題,應該連結起來推動民主與民生並重的改革。
台灣現在當然沒條件建立一個真正屬於勞動人民的政黨,但是我們應從現在起用各種方式提高群眾的覺悟,促進建黨條件的成熟,當務之急就是打破大家對藍綠兩大資產階級政黨的幻想和對政治改造的冷漠。在這次的總統大選中,我們顯然沒有條件組黨,也無法推舉代表勞動人民的候選人,在這種情況下廢票運動是一種現實可行的策略,但前提是要讓廢票運動不僅僅是投消極的賭爛票,而是有綱領、有方向的工人階級政治運動。
在民主民生並重的《工人民主憲章》基礎上推動廢票運動
現在比較有覺悟的群眾明明知道兩大陣營都是爛蘋果,卻苦於找不到另一條出路。在統獨、民主、民生等問題上兩大陣營不但沒有本質不同,還越來越接近,以各種理由說某個陣營上台總比另一個上台好,是越來越沒說服力。負責任的進步運動應該提出有別於藍綠兩陣營的主張,爭取群眾支持以作為共同努力的方向,我們應該形成一個《工人民主憲章》(或是《勞動民主憲章》等,總之是民主民生並重的改革綱領,不是過去社會權入憲運動那種僅僅限於「社會面」的綱領),提出政治改革和社會改革的訴求,在此基礎上向群眾宣傳,希望支持這個憲章、政綱的群眾能夠在總統大選投下廢票,表達對憲章的支持,化消極的不投票或賭爛票為積極的集體政治行動,也突顯兩大陣營修憲制憲主張的空洞與欺騙性(民進黨的《新憲答客問》中指出要刪除憲法中的進步理念如節制私人資本等)。我們也號召群眾在選票上書寫(或貼貼紙)政治口號(如「拒絕財團黨、建立工人黨」、「建立工人政黨、實現平等社會」、「拒絕財團統治,追求平等社會」等等),表達群眾積極的政治理想。
如果廢票運動僅僅停留在對兩大陣營的批判和賭爛上,不提出群眾積極奮鬥的方向與理念,那麼這樣的廢票運動就無法指出群眾在兩大黨外可以長期、積極支持的新選擇,它的意義就大打折扣。不能在政治主張上和藍綠明顯區隔的廢票運動,就算是累積了一定的票數和實力,也容易淪為未來運動團體再次賣身投靠兩大陣營的資本。
以明年立法委員選舉為目標,提出進步政綱,形成連線參選
在這個有方向、有理念的廢票運動中,我們一方面要廣泛宣傳工人政黨的需要,強調勞動人民要親自動手,自下而上地發展為強大的社會運動,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政治社會改革。另一方面,我們要積極準備,結合各種工運、社運的力量,以前述的憲章為基礎提出共同政綱,在明年底的立法委員選舉中,擺脫對任何資產階級政黨的依附,形成左翼競選連線,聯合推舉代表參選,而參選目的主要是借此鼓動工人階級進行自主自為的抗爭運動,為建立階級政黨打下基礎。
建立工人階級政黨、發展草根群眾運動,爭取民主民生並重的徹底改革,是我們的理想與奮鬥目標。在此次總統大選中,我們應該標舉政治與社會改造訴求,形成《工人民主憲章》,揭露兩大陣營政治主張的保守與空洞,提出政治新選擇,並號召群眾在選票上書寫「拒絕財團統治,追求平等社會」等口號,表達進步群眾的理念追求。並在明年立委選舉中,以《工人民主憲章》為基礎形成參選政綱,組成連線代表工人階級參選。這是我們對當前工人階級政治行動具體策略的看法,我們也初步提出以下的要求,作為《工人民主憲章》和參選政綱的參考,由於篇幅限制,我們在此僅提出政治改革和降低貧富差距方面的主張-
為了改革現行政制,我們主張:
──廢除總統制;行政機關由議會選舉產生並向議會負責。
──降低公投連署門檻,人民及議會有舉行公投的權利;行政機關發起公投須經議會批准。
──禁止企業向政黨提供政治獻金;限制私人向政黨提供大額政治獻金。
──大眾傳媒實行公有公營優先的政策。凡公有傳媒,均按各政黨及人民社 團的實際規模公平分配傳媒資源。
──降低罷免議員及民選公職人員門檻。議員及一切公職人員的最高薪金不得超過技術工人的五倍(具體數字可以進一步討論)。
為了降低貧富差距,限制資產階級權力,我們主張:
──政府興辦公營事業來創造長期而穩定就業機會。
──停止一切公營機構的私營化和外包。
──縮短工時至40小時而不降低薪資,平均分配工作機會給所有在業和失業者。
──增加財團的稅負以籌措政府資金。公開財團的帳目使其受民主監督。
深入討論、澄清方向、鍛鍊骨幹
現在工運界針對廢票運動等問題展開了討論,我們覺得這是正面而健康的,之前工委會幹部對我們的意見提出了一些批評,有些明顯是對我們主張的誤解或是斷章取義,我們不想陷入枝節問題的爭辯與澄清,現在用正面闡述來表達我們的意見,希望對釐清爭論焦點和促進討論與行動有所幫助。由於篇幅的關係,我們在這裡略過了統獨問題,這不代表我們忽視這個問題,或是認為工人階級不需要關心這個課題。但是現在的統獨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兩大政黨用來轉移群眾對社會現實的不滿,以外部矛盾、族群矛盾來掩蓋、扭曲階級等矛盾,我們認為階級問題才是工運首要關心的課題。
也許有人會說,你們洋洋灑灑談了這麼多,還不是知識份子或是少數人的頭腦體操,又能對大局產生多少影響?我們認為,如果主要的工會、工運社運團體能在前述的基礎上共同行動起來,雖然現階段無法挑戰兩大陣營的政治壟斷,至少也是重大的前進。即使現在做不到這一點,但是透過這樣的討論、宣傳和組織工作,我們能夠確立工人階級應堅持政治獨立性這樣的原則,能夠澄清台灣工運的方向(我們覺得台灣工運最大的問題不是沒有工會、沒有工作者,而是方向還沒真正澄清),並且能夠鍛鍊一批工運和左翼運動的骨幹,這對運動未來的發展已經有相當的意義了。
2003.12.22
分類: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