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和平的正路
向青
上月中共的《反分裂國家法》正式公佈施行後,台海兩岸關係的形勢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表面上,尤其在政治上,好像敵對性加強了。台灣出現反對反分裂法的大遊行,政府加緊限制兩岸經濟關係的發展,禁止大陸記者繼續駐台採訪,甚至於對剛剛去過大陸跟中共達成了共識的國民黨副主席進行「法辦」。但同時,不但台商和泛藍政黨繼續發展大陸關係,連民進黨也更加強調兩岸和平,而且並不中止為派員訪問大陸作準備。還有一件事情值得指出(因為容易被忽視),就是,民進黨3月26日在它所發動的大遊行中一反常態地高舉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這本是民進黨必欲去之而後快的中國的象徵),讓人覺得民進黨到底被迫要承認台灣也是中國了。其實這些矛盾現象並不奇怪。最近十多年來,兩岸之間早已建立起很密切的經濟關係,互相依賴。任何政黨或人物如果妄想反其道而行,只有自招失敗。這是台灣方面的情形。至於大陸方面,中共從頭起就一直說,反分裂法並不是戰爭的立法,而是盡力爭取和平的立法。如果客觀地分析一下,不難看出這法律並非純粹武力恐嚇,而是軟硬兼施的手段。它雖然不否認武力統一的可能性,但這點不過是重申一貫的立場,而且強調了這只是最後的選擇。反過來,它明確表示了在有關和平統一的協商和談判中兩岸處於平等地位,並且詳細列舉出種種發展兩岸關係和維護和平的措施—–這些才是新的態度。再從實際利害上看,中共現在並沒有急忙統一的需要,也沒有獲得便於它動武的形勢。所以,與其說最近兩岸關係緊張起來了,倒不如說是外張內弛,趨向緩和,雙方都要在基本上維持現狀之中盡可能使用和平手段奪取有利的地位。
持久和平尚遠
儘管現在兩岸雙方都更加強調和平,但在實際上並沒有向著穩定的和平走近一步。這是因為雙方都沒有把和平本身當作處理兩岸關係問題中的首要目標,而是只當作手段,或者只當作次要的目標。至於各自利用和平手段所要達到的真正目標,則始終不一樣。中共覺得最好能以和平方式把台灣收為屬下的一個省區,但是到了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的時候,就不惜動武。台灣則最低限度也要保持現有的獨立地位,最好同時也保持和平;如果中共要用武力來實現統一,就堅決抗戰。這樣,雖然兩岸官方都願意盡量使用和平的手段,卻得不到穩定的和平,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始終不小。
我們認為,上述兩岸官方的態度都是錯誤的,違反人民的利益。他們嚴重低估了戰爭的危害性,又把統治者自己的利益擺在人民的利益之上。其實,兩岸人民之間並沒有任何不可調和的利益衝突,根本不需要戰爭。一旦發生戰爭,對人民(尤其是勞動人民)有百害而無一利。統治者不惜一戰,其實只是為了擴大或者保持自己的權勢和私利。因此兩岸人民應該堅決反戰。我們人民應該趕快起來要求:在處理兩岸關係時,必須以和平為首要的目標;至於是否統一和如何統一等問題,要在和平的大前提之下來討論和解決。
原則性分歧
兩岸在統獨問題上的原則立場一日未能協調,就難以期望雙方都真心真意地尋求和平。中共多年來一直說,只要雙方同意一個中國的原則,其他一切都好談(在新近公佈的《反分裂國家法》裡面,沒有再把承認這原則作為雙方談判的先決條件,不過人們有理由相信,中共始終是要台灣承認這原則的);台灣至今仍然覺得這原則不能接受,而且還採取種種「去中國化」的行動。反過來,台灣說,任何統一方案必須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表示接受才行;大陸卻始終不肯承認台灣人民有權自決。兩岸官方的立場都那麼僵硬,所以談不到根本改善兩岸之間的關係。其實,如果站在人民的立場來看問題,上述兩種立場並非表面看來那麼不可調和的。
妥協的可能性
上文已經說明:人民的利益,是要求把和平作為首要的目標,而統獨問題應該在和平的大前提之下來解決。既然如此,就可以把兩岸雙方的原則立場統一(也就是結合)起來:台灣方面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大陸方面則承認台灣人民有自決權。這樣做,在兩岸人民來說,其實並沒有任何損失:各自並沒有放棄本來的原則立場,只不過同時接受了對方的正當要求而已。所以這是合理而對雙方都有利的妥協。
兩岸一直都以為,一個中國和台灣人民自決這兩條原則是根本矛盾的。其實這是雙方共同的誤解。大陸方面以為,只要讓台灣人民自決,就不可能達到統一的目標了。台灣方面則以為,一旦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就不能自行決定是否統一了。各自的誤解又助長了對方的誤解。兩岸一般人民對民主政治的道理和歷史先例有所不知,是不足怪的。統治者故意宣傳歪理,或者居然那麼無知,就不可饒恕了。
自決權的作用
讓一國之內的部份人民行使自決權,並不等於鼓勵或者簡單放任他們分裂出去,而是一種消解這部份人民與政府或國內其他人民之間的惡感的辦法,也是爭取彼此真正團結起來的一種辦法。其結果未必是分裂。即使暫時分裂了,也可能在下一階段重新聯合起來,而且比過去更團結。在尊重自決權的大前提之下來爭取統一,是比強迫統一好得多的辦法。尊重自決權,就是為了避免在統一的條件尚未充分成熟時勉強統一。瓜熟自然蒂落,強扭的瓜不甜。列寧領導下的蘇俄,就曾經很成功地運用尊重民族自決權的政策。中共自己在取得整個大陸的政權之前,也曾經在它的政綱裡標榜民族自決權;不過上台之後就否認了,連原先的文獻也篡改了(由此可以知道中共的政治道德水平)。但它這種行為當然並不能改變馬列主義是承認民主自決權的(民族自決權不過是民主自決權之一種)這個事實。所以,無論根據理論還是事實,中共拿來反對台灣自決權的道理,都是講不通的。
接受一中原則無害
至於台灣人民以為,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就等於放棄自決權,或者等於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因此難免必須接受不論怎麼樣的統一方案,那也是由於誤解所產生的過慮。據大陸方面說,在1992年兩岸曾經達成「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共識;現在只要雙方回到92共識,就可以恢復正式商談兩岸關係的一切問題。但台灣政府始終不同意,甚至說92年根本沒有對一中原則達成共識。其實,不論事實上92年有沒有達成共識,現在台灣大可以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同時對這原則的內容做出自己的合理說明,而不用承擔任何於己不利的義務。客觀上看來,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應該只表示承認台灣和大陸都是整個中國的一部份,亦即承認過去曾經是統一的,而現在雙方都有尋求統一的願望。台灣在宣佈接受一中原則的時候,可以清楚表明是這樣了解其含意的。照理,同意一中原則,並不含有同意讓現有的哪一個政府來統治全中國的意思,不應成為陷阱。台灣如果十分不放心,還可以在宣佈接受一中原則的時候,特別聲明並不含有什麼意思。所以我們認為,台灣方面可以既堅持自決權,又同意一個中國的原則。至於現在民進黨政府所搞的那些「去中國化」的舉動,則明顯是惡劣的台獨行為。台獨本身並不是惡劣的行為。凡是稍有民主精神的人,都應該承認台灣有權自決;當民主統一的條件還沒有成熟的時候,應該贊成保持實際上的獨立。但是,那種公然歪曲歷史又煽動兩岸人民敵對情緒的行為,毫無疑問是惡劣可恥的。
美國因素
兩岸和平之路那麼崎嶇不平,顯然不僅因為有許多內在的障礙,還有國際的因素,主要是美國在其中的作用。兩岸分裂是過去國共內戰遺留下來的情況。台灣能夠至今不受中共統治,主要原因之一是得到美國的保護。這種情況一方面令台海戰爭未致發生,反過來又令持久和平遲遲未能成立。美國的干預,既令中共未敢動武,又令中共覺得:不盡力設法統一台灣,就等於向外國強權屈服而疏忽了民族大義。在台灣方面,由於長期受到美國保護和支持,就產生了有恃無恐的心理,以為美國能夠永遠令中共不敢動武,或者一定能夠代為打敗中共的進攻,所以自己無需積極設法從根本上消除兩岸之間的敵意。結果是兩岸都不積極爭取持久的和平。其實兩岸當局上述的想法都是大錯而且很危險的。
台灣民意應受尊重
把現在台灣拒絕與大陸統一當作美國勢力分裂中國的表現,是與事實不符的看法。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國民黨政府撤退到台灣的初期,可以說它完全不代表台灣人民,而主要靠美國支持才能夠站得住。後來國民黨政府逐漸台灣本土化並且多少民主化。到了代表本土勢力的民進黨壯大起來並且取得合法地位的時候,根據現實國際通行的標準,台灣政府已經可以算是代表民意的政府了。它至少不比中共政府更沒有資格這樣說。民進黨由合法參選而上台執政後,這點更不成問題了。所以,把台獨行動完全當作美國或任何外國勢力分裂中國的行動,或者說中共強迫台灣統一的行動只是打擊外國勢力和台獨分子,而不是針對台灣人民,都是強詞奪理、與事實不符的話。憑這樣的藉口去對台灣動武,毫無疑問是壓迫和損害台灣人民,是不義之戰。這樣的戰爭,我們人民應該反對;而台灣方面的抗戰則應該得到支持。
戰則兩敗俱傷
美國和日本會利用兩岸對立來從中取利,甚至會挑撥兩岸衝突,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不能因此就抹煞台灣的民意是抗拒強迫統一這個事實。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中共動武,台灣當然有權抵抗,而且有權接受美國或其他外國的援助。不能說台灣接受外國援助就是為外國作戰。其中的道理,好比從前中國在抗日戰爭時接受蘇美等國的援助,並不因此就是為蘇美等國作戰一樣。中共不想讓外國利用兩岸衝突從中取利,最好的辦法(簡直可以說唯一的辦法)就是避免衝突,不要壓迫台灣,尤其是不要發動戰爭。兩岸之間根本不應開戰。一旦開戰,一定讓美日從中取利,而且不止取得小利。美日兩國同兩岸都有重大的利害關連,幾十年來它們一直都介入兩岸關係,甚至挑撥兩岸衝突。最近不是美日協議把台灣納入了共同保安的範圍嗎?兩岸爆發戰爭,互相破壞,你仇我恨,消耗國力,不正是它們有效抑制中國崛起的大好機會嗎?它們怎能不儘量利用呢?它們介入的方式可能很巧妙,也許擺出公正調停而保護弱者的姿態,但無論如何,它們實際上完全不介入,或者真心促成和解,是沒有可能的事情。如果兩岸大打起來而且打到底的話,結果一定是兩敗俱傷,最後勝利屬於美國或美日。可見,發動兩岸戰爭決不是維護民族大義,而是擔任千古罪人。正因為如此,兩岸人民必須趕緊起來制止走向戰爭的一切愚蠢罪行。解決兩岸關係問題的首要任務,就是防止戰爭,建立持久和平。
台灣方面,如果繼續保持有恃無恐的心理,在客觀上只有增加爆發戰爭和慘遭侵佔的危險。今天的世界形勢已經跟幾十年前很不一樣。當初中共和蘇聯並列為世界上反資本主義的兩大國,美國全球戰略的主軸就是圍堵它們,甚至以圍堵中共為主,因為它覺得中共比蘇共更具「侵略性」。所以那時美國要盡力保護台灣。同時美國也有力量做得到,因為當時中共的力量比美國差得太遠。但今天的形勢不是這樣了。今天大陸已經是對外國資本充分開放的世界最佳市場。美國在世界上最明目張膽地侵略別國,中共也不曾真正出來反對。在如此情況下,美國根本沒有必要為保護台灣而過份與中共敵對。讓你大陸統一台灣,以後還不是兩岸都照舊歡迎美資?現在不是中共一面繼續希望人家相信台獨是外力作怪,一面在《反分裂國家法》裡面明文保證動武時要盡力保護外國人的生命和財產嗎?況且,現在中共的軍事力量比從前強得多了。即使美國有心保護台灣,也防止不了台灣飽受沉重的打擊。如果中共採取「斬首」戰略,開戰後很快就可以把台灣的軍事、經濟和行政的主要基地摧毀。導彈幾分鐘之內就能來到。據專家估計,只要一百枚導彈命中就夠了。而中共已有五百枚以上的導彈對準台灣目標部署好,足夠發動幾輪攻擊。現有的技術無法有效攔截。「斬首」成功後,大概美國援軍還未來到,共軍已能佔領台灣。結果,即使最後能夠靠美軍把共軍趕走,台灣也要精華盡毀,先遭受一度被共軍佔領之苦,然後再享受美軍佔領之福。可見,如果台灣相信有美國撐腰就不怕跟大陸打仗,那愚蠢的程度,比大陸不怕打台灣更大。所以,台灣人民必須堅決反對當局繼續玩火,積極爭取兩岸之間的持久和平,理性地解決統獨問題。
儘管兩岸人民反戰,也未必一定能阻止戰爭爆發。所以我們還要預先考慮怎麼樣應付戰爭本身,尤其是如果有美國參戰的話。無論戰時還是平時,勞動人民都要有自己獨立的政治立場,而不可盲目跟著資產階級政府走,也不要以狹隘民族主義的眼光看問題,但是不用害怕在個別事件中與某些敵對勢力有限度地聯合行動以對付眼前更猛烈對抗著的共同敵人。在戰時比平時更要有獨立的判斷和行動,才能夠盡量減輕戰禍,打開出路。
倘若美國參戰
美國支持台灣對大陸抗戰,未必是直接參戰。如果不直接參戰,限於供應武器等手段,就不致影響到台灣抗戰本來的正義性。在那樣的情況下,既然台灣的自衛抗戰應該得到世界人民(中國大陸人民也包括在內)的同情和支持,那麼美國限於支援的行為也應該受到支持,至少不應反對。但是世界人民(包括台灣人民在內)決不應該支持美軍或任何外國軍隊參戰。因為,為了支持台灣自衛,制止中共侵台的不義之戰,並不需要外國參戰(前面已經說明,美國參戰也保護不了台灣);可以用物資援助,還有種種政治和經濟的手段。況且,一旦美軍參戰了,它的行動必然不限於幫助台灣抵抗中共的進攻,甚至主要的行動根本不在這方面,而要變成對中國大陸全面打擊,藉以達到它自己的目的,即侵略目的。美國根本是個帝國主義的國家,近年尤其公然蔑視公理和國際公法,肆意侵略。如果相信它會真正為保護弱小和申張正義而進行戰爭,並不帶有帝國主義目的,真是愚不可及。美國利用兩岸戰爭來進行帝國主義戰爭,侵略中國,擴張自己的勢力,全世界(包括美國在內)的勞動人民自然應該反對。
只要美國參戰,台灣政府的軍事行動就很可能受到美國控制,要服從美軍的整個戰略部署。那時美國會利用台灣軍隊去進攻大陸,以達到美國侵略中國的目標。這樣的行動,自然不值得台灣人民支持,倒應該積極反對了。台灣應該把自己的武力只用於打擊侵台的共軍和中共在台的一切勢力,同時呼籲中共立即撤兵議和,消除美國參戰的藉口。
中共對台灣的戰爭,並不能因為美國參戰就變成反帝國主義的正義戰爭。它所發動的戰爭根本是不義的,不能因為這戰爭惹來更大的災禍(讓美國得到藉口去進行另一場不義的戰爭)反而變成正義的了。這時中共唯一正確的做法,是趕緊停戰,從台灣撤兵。中共這樣做了之後,倘若美國繼續打中國,中國的抗戰才是正義的自衛之戰。
和平不是一切
我們雖然一再強調和平的重要性,但決不是認為保證了和平就萬事大吉。只因為我們了解,無論兩岸之間的矛盾,還是任何一方勞動人民的生活困難,都不能靠戰爭手段來解決,戰爭反而只能增加人民的痛苦,所以我們強調防止戰爭和爭取持久和平是首要的任務。但是僅僅得到和平,甚至得到和平加上經濟繁榮,也並不就是勞動人民的幸福,甚至還不能保證勞動人民的生活不繼續惡化。現在科技飛速進步,勞動人民用手和腦創造出巨大驚人的財富,但是這些財富和技術都越來越並不是用來改善勞動人民的生活,反而用來對勞動人民加強剝削,以及進行壓迫和屠殺,還有大肆破壞生態環境。勞動人民的生活素質實際上日益惡化。整個現實世界在資本主義支配之下都是這樣,台海兩岸也毫不例外。所以,如果兩岸之間所達成的和平僅僅是兩岸的資產階級和政府之間的和解,沒有同時進行有利於勞動人民的重大改革,勞動人民不但所得的好處不大,甚至反而會受到合作起來的兩岸資產階級更殘酷的剝削。這也就是現實的所謂全球一體化在兩岸之間的表現。在今日的世界,任何局部的改革都越來越沒有多大實際意義。勞動人民比過去任何時代都更迫切需要根本的社會改造:把資本主義社會(市場至上的社會)改造成為真正人民當權、民生至上的社會。因此,勞動人民在努力爭取兩岸和平以及民主統一的時候,必須絲毫也不放鬆有關經濟生活、政治權利、階級組織(工會和工人政黨)以及環境保護等各方面的奮鬥。實現持久和平及民主統一的主要作用,正是為勞動人民爭取新生活和新社會的奮鬥提供較好的環境。
還有一點值得特別警惕的,就是必須了解:最近中共和台灣泛藍政黨之間的和平努力,主要目標是制止台獨行動,並在維持兩岸關係現狀的前提下進一步發展兩岸經濟關係;這不但僅僅是兩岸資產階級以及政府之間的暫時妥協,距離持久和平及民主統一尚遠,而且客觀上是繼續增強中共對台灣的優勢,讓它更有可能在將來把台灣和平征服。所以,我們人民不要對他們的和平努力過分樂觀,而要繼續朝向自己的目標堅持奮鬥。我們應該堅決要求中共正式承認台灣人民有權自決,未來統一的中國必須實行民主政治,決不允許一黨專政,而台灣方面則承認願意民主統一,也就是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
[2005年4月22日]
分類: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