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文獻

《第四國際──托洛茨基主義者的長征》(一)

《第四國際──托洛茨基主義者的長征》

目錄、緒言 第一章

〔法〕皮埃爾·弗朗克

目錄

緒言

一、歷史的連續性

二、1923年至1929年:蘇聯的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派

1、蘇聯的政策

2、英俄委員會(1926年)

3、中國的第二次革命(1925-1927年)

4、不斷革命論還是一國建設社會主義

三、1929年至1933年:國際左翼反對派的形成

1、保衛蘇聯

2、反對希特勒的危險的統一戰線

3、為糾正共產國際的鬥爭

四、1933年至1938年:建立第四國際的準備

1、《四小組織的共同宣言》

2、第一個《過渡綱領》草案

3、「打進去主義」

4、法西斯主義興起和戰爭將臨

五、從第四國際成立到第二次世界代表大會(1938-1948年)

1、第四國際的成立(過渡綱領)

2、世界大戰的考驗

3、第二次世界代表大會

六、1948年至1968年

1、從第二次世界代表大會到國際托洛茨基主義運動的分裂

戰後的動亂

托洛茨基主義運動的危機

第三次世界代表大會(1951年)

建立革命政黨的策略的轉變

對第三次世界代表大會的評論

2、第四國際的分裂時期

1953-1954年的分裂

第四次和第五次世界代表大會(1954年和1957年)

危機和重新組合(第六次世界代表大會)

國際委員會

3、重新統一了的第四國際

重新統一代表大會(世界革命的現代辯證法)

對重新統一後的第四國際的攻擊(分裂主義黨派)

錫蘭支部的蛻化變質

第四國際的各項運動(重新統一後的第二次代表大會)

七、世界形勢的轉變(1968年)

八、托洛茨基主義派的“長征”

九、為第四國際的生存而犧牲的人們

附錄

一、重新統一的理論基礎和政治基礎

二、世界革命的現代辯證法(摘要)

1、殖民地革命

2、工人國家的政治革命

3、帝國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

4、第四國際

緒言

迄今為止,托洛茨基主義運動和第四國際的歷史還沒有任何人作過研究。目前在一些大學中正在進行的研究,只涉及某些時期或一些局限性很大的問題。我們寫這本書,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使青年戰士瞭解托洛茨基主義運動過去的情況。這本小冊子的第一部分原系第四國際法國支部的一所學校於1948年所使用的課本,當時曾出版過。我們稍加修改後把這一部分重新出版,並補充了那時以來的情況。

在這本書的範圍內,我們想提供第四國際歷史的基本情況。迄至今日,托洛茨基主義運動由於受本身力量所限,主要在思想領域內,通過分析以及對遠景和綱領的制定來對階級鬥爭施加影響。一般地說,它還不能通過其綱領和口號來動員群眾和領導他們的行動,這種狀況的客觀原因將在這本小冊子裏述及。因而,第四國際史應首先敘述第四國際在大規模社會鬥爭中的立場——這種大規模的社會鬥爭在托洛茨基主義運動存在的四十五年中,已成為世界的特徵——並說明托洛茨基主義運動在這些鬥爭中是怎樣保衛和豐富了從馬克思到共產國際頭幾次代表大會這一時期中所明確提出的、革命的馬克思主義。我們力求闡明各個主要階段的情況、第四國際必須解決的各種問題、第四國際曾經參與過的爭論和它所採取的立場。

我們把這本書局限於第四國際運動的歷史方面,不包括它的各個支部的歷史,除非其中某一個支部在特定的時期內與第四國際運動的歷史有著特殊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談到它。

托洛茨基主義運動的歷史幾乎沒有涉及有關歷史學家稱之為「階段論」的問題。從1917年十月革命開始的、從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在全世界勝利的時期,比當時任何人想象的要長得多,複雜得多。沒有一個政治運動象托洛茨基主義運動那樣緊隨在十月革命之後發生,它的連續的各個階段甚至同1923年以來的各個歷史階段都是一致的。當資本主義相對穩定時期開始時,托洛茨基主義運動即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發生的革命浪潮進入低潮的時候在蘇聯誕生。它在1929年經濟大危機期間向國際範圍發展;1933年德國工人運動瓦解後它轉而著手建立一個新的革命國際;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時,建立了第四國際;戰後,當大規模的動亂出現時,它重新制定了方針。今天,隨著世界形勢於1968年開始轉變,托洛茨基主義運動也發生了新的轉變。

在這本書中,我們只著重指出了對托洛茨基和托洛茨基主義運動的各式各樣的誹謗,但是我們沒有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毫無疑問,這個問題,由於其發生的規模和帶來的迄今尚存的惡果,將是未來的歷史學家進行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在上一世紀,福格特之流瘋狂地誹謗馬克思和他的支持者是解放運動中的一群魔鬼。這些誹謗同得到一些強國支持的、想把第四國際說成是二十世紀的一群魔鬼的誹謗相比是多麼渺小無力.

在這本書中,有很多問題沒有談到。根據我們對此書確定的目標和篇幅,我們不能寫進許多細節,不能用大量的引文來說明問題而又不增加二、三倍的篇幅。我們必須選擇主要的:我們希望做到正確地闡明托洛茨基主義者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在保衛先前採取的立場方面,以及在所有的困難時期中(其困難程度由於托洛茨基主義運動進行鬥爭的條件而大為增加),在由於世界的變化而產生的新問題的面前所採取的新立場方面的國際進程。

本書作者四十多年來參加了托洛茨基主義者的「長征」,並在1931年第一次進入托洛茨基主義運動的國際領導機構。雖然這本書廣泛地表達了許多第四國際領導成員的觀點,但是不能把它當作第四國際的「官方」歷史。對馬克思主義者來說,我們認為不可能有「官方」的歷史,包括他們自己的組織的「官方」歷史。組織是政治鬥爭的工具,它不可避免地需要根據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決定行動路線。歷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用來決定政策,但是歷史不能由政策來決定。如同在其他問題上一樣,史達林主義在這個問題上拋棄了馬克思主義,迫使受其掌握的歷史學家寫「官方」的歷史,事實上就是勒令他們按照當時的路線定期地重寫歷史。他們最後只能偽造歷史並且顯得越來越沒有能力從歷史中總結出客觀的教訓。

皮埃爾·弗朗克
1968年11月15日

在本書的第二版中,我們補充了若干頁材料,旨在位本書補上在過去三年中第四國際的活動。同樣,我們在書的某些部分增加了若干段落,以便更好地說明第四國際所採取的某些立場。

皮埃爾·弗朗克
1972年4月

第一章、歷史的連續性

當史達林的蛻化變質剛開始的時候,托洛茨基主義運動在1923年誕生了。從那時起,它經歷了我們時代所有的重大事件,並在這些事件中在世界範圍內保證了革命的馬克思主義的連續性。在共產主義者同盟和第一國際之間,有一個十二年左右組織上中斷的時期(雖然馬克思和思格斯個人保證了政治上的連續性);從第一國際到第二國際,也出現過近十五年的組織上的中斷(政治上的連續性則由恩格斯個人保證,他以同各主要國家的党的領袖保持聯繫的方式建立了一個國際中心);從第二國際到第三國際,其間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戰爭期間布爾什維克党和齊美爾瓦爾得派維持了馬克思主義的運動,使之沒有中斷。

我們是在第三國際中誕生的。從1923年至1933年,我們作為共產國際的派別,曾在第三國際內部或者外部,為奪取中間派的領導權,並使第三國際走上革命的馬克思主義的道路進行過鬥爭。當客觀條件不容許我們堅持這個目標時,我們就毫不停頓地轉向建立新的黨派和一個以共產國際頭四次大會為基礎的新的革命國際。儘管1923年以後工人運動遭到嚴重挫折,儘管十月革命發生蛻化變質,儘管史達林主義在工人階級中所起的可恥的作用,革命運動的連續性並未中斷,也並未停頓下來。

一個革命組織的代表大會和決議並不是簡單的形式問題,也不僅僅是確定當前的政策。代表大會和決議記載由黨構成的集體的經驗、它的行動準則、它在不斷更新部分成員的同時繼續活動的範圍。就是組織不再存在了,這一切對那些想在以後重新建立革命政黨的人仍然是有用的歷史資料。但只是作為歷史資料而已。要恢復和重新確定組織的適當範圍,就不可避免地需要進行各種嘗試,有時要經歷一段很長的時間。第三國際的蛻化和由此而來的渙散無力,嚴重地阻礙了歷盡千辛萬苦的我們運動的前進步伐。但只要稍為想象一下,如果馬克思主義的傳統曾經中斷或在某個時期不再有國際馬克思主義的中心了,當時會發生什麼情況,這就足以使我們理解當時各種困難會增加到怎樣的程度,一些革命者要重建一個堅定的政治運動和一個國際領導機構就會需要逾越更大的障礙。

歷史將會表明,在托洛茨基的整個事業中,在保持革命的連續性方面,托洛茨基佔有重要的地位。如果說我們各種不同的組織都曾用過國際主義—共產主義者和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者的名稱的話,那麼歷史也必將理所當然地以托洛茨基主義者的名稱賦予我們(的運動)。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