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輪六方會談:朝鮮為什麼妥協了?
红草
2005-9-20
今天看到《参考消息》头版头条,不免有些惊讶:朝鲜同意放弃所有核计划,“美朝承诺采取步骤实现关系正常化”。
旷日持久的六方会谈进入到第四轮时,越来越让人匪夷所思:中国转而采取了与美国等国协调一致的立场开始对朝鲜施压,喊话的重点转移到要求朝鲜放弃核计划上;而休会时,朝鲜又一度以美韩军事演习为借口,试图拖延会谈,在9月13日开始的第二阶段会谈上,朝鲜一再坚持要求轻水反应堆的立场。朝鲜的这个立场与内贾德的伊朗形成了似乎不约而同的默契——内贾德近日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上重申了对民用核计划的强烈主张。当伊朗仍在坚持这个主张并设法把中东国家和南非拉进核计划的时候,朝鲜却突然宣布了重大的退却,即放弃对核计划的主张。
朝鲜为什么作妥协?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或者是同时具有以下几种可能):
1、妥协是为了向美国、韩国、中国等示好,是为了朝鲜改革开放的政治考量,主要是考虑到最近面向韩国中小资本的开城工业园区正在大规模建设中。同时,朝鲜在实际上也没有亏——将获得石油和能源援助,特别是韩国可能直接向朝鲜供电。
2、妥协是迫于五国“联合围剿”的巨大压力(特别是中国这个朝鲜的“兄弟国家”也开始向朝鲜公开施压)。这种可能性也表明了朝鲜官方的无奈。
3、妥协是为了在下一系列环节中准备进攻。鉴于1994年美朝签定核框架协议后,美朝仍协议履行的环节上不断进行政治博弈,因而,美朝之间的政治斗争还远未结束,金正日可能考虑在下一系列环节里大玩政治游戏。
正如美国代表团团长希尔所说,朝鲜还有许多深刻的经济问题需要解决,轻水反应堆根本不应谈。轻水反应堆在朝鲜那里纯粹成了国际政治博弈中的一张牌,而朝鲜对国内的关于利用核能的宣传却是个真正的谎言。朝鲜官方的一切手段包括核计划(无论是核武器计划还是民用核计划)的目的无疑都是为了维护朝鲜的官僚统治。金正日似乎已经认识到,要保护官僚统治的利益,只有向中国学习——实行改革开放,把官爷手中的权力变成资本,而在一个落后贫困的国家中——靠核武器支撑起来的所谓国家尊严还不如这种实实在在的资本更牢靠。金正日从2002年7月起就成了朝鲜最坚定的改革派。在国内,金正日一直没有放弃改革开放的尝试,金正日也越来越明白,没有和平善意的国际环境,是不可能吸引外国资本的。朝鲜的妥协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第一种——即出于对改革开放前景的国际政治考量。如果改革开放能够取得实效(如果西方能以投资中国的热情投资朝鲜),那么,朝鲜真正放弃核计划、与西方资产阶级并肩携手——这决不是不可能的
分類: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