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蘇聯解體的原因與近十年俄羅斯資本主義的發展

蘇聯解體的原因與近十年俄羅斯資本主義的發展

艾倫.伍茲(Alan Woods)

2001年6月「保衛馬克思主義」(http://www.marxist.com/)網站刊登了艾倫.伍茲(Alan Woods)題為《被背叛了的革命》(The Revolution Betrayed- a Marxist masterpiece)一文,該文結合托洛茨基《被背叛了的革命》一書,對蘇聯解體的原因以及近十年來俄羅斯資本主義的發展進行了分析,得出社會主義革命必然在俄羅斯爆發的結論。這篇文章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前托洛茨基主義者對蘇東劇變的原因和俄羅斯當前局勢的一些看法。文章的主要內容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

對馬克思主義者而言,1917年的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事件。正如托洛茨基在《被背叛了的革命》中指出,十月革命第一次顯示出社會主義的生命力,由十月革命建立起來的國家計劃經濟在相當短的一段時期內,成功地將一個經濟落後的國家變成了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強國。

然而,社會主義革命並未像馬克思所預言的那樣發生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而是發生在生產力十分落後的國家。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闡明,作為無階級社會的社會主義社會,需要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社會主義的起點必須是生產力發展高於最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恩格斯曾經指出,在任何一個藝術、科學和政府由少數人壟斷的社會中,這少數人必將濫用自身的權力去保障自己的利益。列寧也很快預見到在總體落後的條件下,革命勝利後存在著官僚腐化的危險。列寧的防止官僚主義的思想構成了1919年黨綱的基礎。可以說,與社會主義的敵人的造謠中傷正相反,列寧時代的蘇俄是最民主的政權。

然而,由十月革命建立起來的蘇聯工人階級的民主政權並未存活下來。在斯大林時期,工人國家出現了官僚腐化,這最終導致極端集權主義政權的建立和列寧主義政黨的消亡。

一、 對蘇聯解體的預見

1936年斯大林主義現象的出現是全新而又出乎預料的。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經典著作裡沒有涉及到。在列寧的最後幾篇著作中,他表示出對官僚主義在蘇聯出現的擔憂,認為它毀掉十月革命建立起來的政權。而且列寧認為俄國工人國家長期孤立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資本主義復辟。這一點最終發生了,但是發生在70年之後。

托洛茨基在其《被背叛了的革命》一書中,對斯大林主義進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60年後,歷史證明他的分析是正確的。托洛茨基警告說,官僚主義會代替國家計劃經濟,俄國處於危險之中。

1. 官僚主義削弱了蘇聯的經濟

今天社會主義的敵人堅持認為蘇聯劇變是國家計劃經濟失敗的結果,而後者是官僚機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份。而托洛茨基認為國家計劃經濟需要民主就像人體需要氧氣一樣。托洛茨基指出,建立在國家計劃經濟基礎上的斯大林主義,創造出巨大的生產力潛能,而由於缺少民主使這種潛能無法發揮。國家計劃經濟與官僚政權之間是完全對立的。即使是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在發展生產手段上官僚政權雖然發揮著相對積極的作用,但仍應該對巨大的浪費現象負責。這種矛盾並沒有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而消失,相反,它逐漸發展到無法控制的程度,直到這一體制最終走向全面崩潰。

解決官僚體制對生產力限制問題的惟一途徑是民主監督和工人階級的管理,這正是列寧想要實現的目標。

2.「共產黨」的作用

歷史上,一個政權不經戰爭就自行崩潰的情況是存在的,就像一個從裡面腐爛的蘋果。事實上,蘇聯共產黨根本就不是一個共產主義的政黨,而是一個官僚主義者的俱樂部,擁有成千上萬的會員,主要由野心家和傀儡組成,目標是控制工人階級使其服從統治階級的意願。擁有一張黨票,不再像列寧時期那樣,是終身為無產階級的事業而鬥爭和奉獻的誓言,而是事業成功的通行證。

事實上,這些領導人復辟資本主義道路,就如同一個人從火車的二等車廂升到一等車廂一樣感到自在。一夜之間,共產黨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紛紛倒台。在蘇聯解體前,最先從沉船上跳上岸並接受資本主義的是「共產黨」的領導人,他們馬上變成了商人和暴發戶。如果有人認為蘇聯和東歐的社會主義是「真正的社會主義」,他將無法理解這種令人震驚的背叛。蘇聯劇變實際上是官僚機構幾十年腐化墮落的結果。當莫斯科的官僚機構鼓吹「建成社會主義」的時候,蘇聯事實上已經脫離了社會主義。托洛茨基在1936年預見到,統治階層中的官員不僅不會滿足於他們的特權和高工資,而且希望通過把國有財產變成私有,來保住他們及其子女的地位。這是不可避免的,除非工人階級推翻官僚統治,回到列寧關於工人民主和國際主義政策上來。最終,所發生的情況與他預見到的完全一致。

蘇聯的失敗並非社會主義的失敗。列寧逝世後,斯大林主義者建立起來的政權不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甚至不是馬克思和列寧所理解的工人國家。

二、 俄羅斯資本主義的失敗

我們已經看到,斯大林主義倒台的原因就是它無法創造出高於先進資本主義經濟的增長率。俄羅斯資本主義的成功或是失敗將取決於它發展經濟的能力,首先是能否提高勞動生產率。20世紀最後十年,俄羅斯的資產階級在發展生產力方面未起到任何積極作用。在所謂市場改革階段,俄羅斯的經濟遭遇了世界經濟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衰退。資本主義的護衛者也指出了俄羅斯經濟最近的復甦,但這並非結構改善的結果,而是短暫的發展的結果,原因在於1998年危機造成盧布的急劇貶值以及最近石油價格急劇上揚。然而,盧布貶值所起的作用已經發揮完了,石油價格上揚也受到限制。現在美國經濟減速可能是世界經濟蕭條的前奏,石油價格還會下跌,這將導致俄羅斯經濟停滯不前。結論是市場經濟的試驗帶來災難性結局。

俄羅斯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依賴世界市場。俄羅斯本應是外國投資者的理想國家。它擁有潛在的巨大市場、受教育程度高而工資很低的熟練工人以及幾乎無限的自然資源。然而到現在為止,在俄羅斯的直接外國投資仍然非常少,1998年夏天的經濟危機之後,投資幾乎完全消失。在這之前外國投資者已經對俄羅斯感到失望,大市場的夢想很快就破產了。在世界資本主義危機的背景下,俄羅斯要想增加在世界市場中的參與度也不會成功。它也不能依靠自身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其他原材料來渡過難關。這是因為:世界經濟開始停滯不前,隨之引起石油需求不足,而且俄羅斯的石油大部份位於很難開採的地方,需要大量投資,因而對投資者缺乏足夠的吸引力。資本的戰略家是現實主義者,他們不在俄羅斯進行投資,並對俄羅斯政府施壓使其繼續採取毀滅性的政策。俄羅斯儘管在邁向資本主義的征途中付出了大量艱苦的努力,依然沒有成功。這意味著整個形勢是充滿變數和不穩定性的。現在,俄羅斯欠西方1500億美元。西方擔心俄羅斯的這種進程,但是西方的援助條件是希望俄羅斯的貨幣政策與西方利益一致,這遲早會導致俄社會崩潰。

三、 社會混亂

西方十分擔心俄羅斯危機的社會影響。這種擔心是有充分理由的。市場的混亂已經導致了社會分化。社會衰敗的跡象已經開始顯現出來。貧窮、乞討、酗酒、吸毒、賣淫、犯罪的流行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蘇聯時代,許多工人為享受高工資,遷移到北部和東部無人居住的地區,在那裡建立新城鎮,來開採自然資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氣等礦藏。在中央計劃條件下,這些邊遠地區總能得到充足的供給。但這種狀況已經不復存在。供給變得極不穩定或根本不存在。社會崩潰態勢日益嚴重。許多家庭被迫背井離鄉,就像戰爭中一貧如洗的難民。但是敵人並不是德國或美國,而是資本主義體制以及「市場那隻看不見的手」。

在極端的情況下,黑手黨實際上已經控制了整個工業和城鎮。俄羅斯現在的體制是一個可怕的混合物,它把舊體制所有最糟的特點和資本主義所有最糟的特點相混合。原來的集權主義國家在自身矛盾的衝擊下瓦解,但是舊的官僚政治仍然保留下來。事實上,官僚政治的力量還在擴張。從腐敗和受賄的大量增加就以看出,這些官員都徹底腐化墮落了。腐敗幾乎無所不在。腐敗和受賄滲透於俄羅斯資本主義的每一個毛孔之中。各個層次上的腐敗現象比原來的斯大林官僚政治時有過之而無不及。本來應該與犯罪和腐敗做鬥爭的警察,也和腐敗現象糾纏在一起。這種前所未有的腐敗將會達到新的水平,激起無產階級的極大憤慨。

現存政權持續不斷的危機,表現為上層的頻繁更迭,反映出俄羅斯的資本主義已經瀕臨絕境,說明建立資本主義基礎之上的政權是毫無出路的。普京的當選也於事無補。只是石油價格上漲這一幸運事件使他至今還應付自如。石油價格上漲使2000年實現了7.7%的經濟增長率。而2001年的國內生產據估計最多增長4%。這些數字無法掩蓋1990年以來生產的急劇下降,而目前的相對改善也不會持久。今年的工業生產率是兩年中最低的。總體情況明顯不佳。2001年前三個月的通貨膨脹率上升到7%,這會進一步削弱俄羅斯的工業增長。接著,國家來自稅收的收入將減少,那麼發放工資和退休金也成了問題,而且收入的一部份還得用來償還俄羅斯1500億美元的外債。

這個階段是俄羅斯歷史上一個劇烈變動的時期。儘管老牌帝國主義和新生俄羅斯資產階級作出了種種努力,俄羅斯資本主義依舊十分弱小和幼稚。當前的衰退正在對社會造成前所未有的災難。要避免這樣的衰退,關鍵是進行大變革。但是如果依靠「市場的力量」那是根本無望的。

經濟的衰退,總體形勢的惡化,文化的墮落,幾十年斯大林主義對自我意識的影響,所有這些結合起來產生了最怪異和令人厭惡的社會大倒退。大俄羅斯沙文主義、神秘主義、宗教、甚至君主專制主義(存在於個別少數民族中)和反猶太主義盛行。這一切表明俄羅斯資本主義起不到任何積極作用。

只有恢復國家計劃經濟才能使俄羅斯巨大的生產潛能得以發揮。在官僚體制基礎上,如果沒有工人階級的民主管理和有效控制,那麼計劃經濟同樣會導致混亂。只有真正的工人民主政治體制(如十月革命後的工人政權),才能使俄羅斯脫離困境。

四、 無產階級和農民

1. 農民的分化

十年間,當局仍舊沒有實現土地私有化和打破集體農莊。現實中俄羅斯的農民階級已不復存在。俄羅斯現在只有農村無產階級,他們無意將自己改變為小業主階級。他們主要是老年人。年輕人近年來熱衷於參軍,在復員後並不急於立即返回鄉村。他們中的大多數已經習慣了過去的集體體制,——儘管生活水平很低而且狀況不佳,但至少有一定的安全感。這就是土地私有的計劃在農村無人嚮應的原因。

2. 無產階級的作用

工人的反應是問題的關鍵。俄羅斯工人至今仍持消極態度。對他們來說,中心問題是缺少領導。當然,工人階級仍在鬥爭,尤其是礦工和教師。1998年夏天的危機就是礦工和其他工人運動引起的,他們來到莫斯科,在國家杜馬外示威。從那以後,經濟形勢的暫時好轉、群眾生活條件的部份改善、部份拖欠工資得到償還等,使工人運動緩和下來。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大多數工人對普京持「觀望」態度,但是普京的掌權也是極不穩定的。新的經濟危機將會改變形勢,群眾的耐心是有很度的。工人正在逐步進行自我組織。但沒有一個政治派別真正站在列寧主義政策的立場上。他們不能為工人提供任何值得認真考慮的替代性選擇。

如果俄共是真正的共產主義政黨,實施列寧的綱領,那麼會毫無問題。但實際情況與此相距甚遠。俄共作為最大的共產黨,通常能得到成千上萬張選票,這反映了對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極大的厭惡和失望。但俄共的領導是軟弱的而且對自身前景沒有嚴肅的考慮。實際上,他們已經接受了資本主義。最關鍵的是,他們害怕群眾的獨立運動,不會鼓勵自下而上的群眾運動。他們寧願把時間花在議會裡無止境地玩弄權術和陰謀上。總的來看,俄共的政治綱領帶有俄羅斯民族主義色彩,沒有一點階級政治和社會主義的意味。久加諾夫是一個機會主義者,患有馬克思所說的「議會幼稚病」。

無論領導人的行為如何,下個階段工人運動的新高漲是不可避免的。矛盾在一個接著一個地不斷堆積。一場新的經濟危機將會把普京所有的改革計劃變成碎片。一旦俄共被推進政府,權力的真空只能由一些工會組織和工人委員會填充。由於他們的參照物只有1905年和1917年的革命,因此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思想不可避免地會再生。

3. 工人委員會的作用

工人委員會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時間以不同名稱存在,但它的本質是相同的。工人委員會曾經管理過安熱羅——蘇真斯克鎮。這些人在兩年前切斷了跨西伯利亞的鐵路線。委員會的主要目標是進行有最廣泛的工人參與的統一的階級行動。

工人密切關注著事態的發展,特別是工人管理者的活動。當工人採取步驟干預管理,漸漸熟悉了老闆和賬目的秘密時,他們就會對現存的體制構成挑戰,並為自己實際上掌握生產做好準備。

工人委員會並非工會的替代物或工會的對立物,而是必要的補充。與工會的結構相比,他們具有一些明顯的優勢。他們更加靈活,基礎更為廣泛,能夠定期開會。在這裡所有的工人都了解正在發生的一切。他們可以集體交換意見,討論問題和了解事態進展。這是徹底的民主。所有的人都能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信息傳遞十分迅速,使工人能夠對事件快速靈活地做出反應。在真正的列寧主義的領導下,工人委員會將會發揮與1917年的蘇維埃同樣的作用。

在庫茲巴斯地區,上一階段工人運動的廣度是罕見的,不僅僅是工人,還包括其他社會階層,甚至一些工程師也捲入其中。下一場運動很可能不是發生在莫斯科或列寧格勒,而是在地方。但一旦運動真正開展起來,就能很快大範圍內展開。委員會的存在為協調和擴大工人的行動提供了現成的機構。在這樣的環境裡,如果有正確的思想、政策、方向和前景的指導,即使是一個小革命組織也能得到很快的發展。當然關鍵是在運動開始之前就應該建立起組織。

五、 前景

對俄羅斯而言這是一個生死攸關的時期。始於1998年的危機暫時得以緩解,但是總體形勢仍然不穩定。改革派極力穩住俄羅斯的資本主義,但還是失敗了,群眾的不滿情緒與日俱增,工人階級大規模的進攻迫在眉睫,統治階級飽受分裂和持續不斷的危機的折磨。中產階級以前曾把資本主義看作救星,現在則對未來持懷疑態度。一些大的資本主義壟斷組織也已逃到國外。惟一缺乏的是革命政黨和領導。

俄共領導人和工會已經做好了抑制運動的準備。無論如何,人們還是會投票支持俄共,原因在於別無選擇。其他的共產主義政黨都很小,起不到什麼實質性作用。目前大多數俄共的成員主要是年老的公務員,連工人都不佔主要部份。他們十分懷念過去。在示威時打出了斯大林的肖像。但他們在工人中的影響幾近於零。

由於歷史原因,真正的列寧主義者(托洛茨基主義者)的力量受到了限制,但他們思想的力量遠遠超過了他們的數量。就目前來看,托洛茨基的思想在俄羅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活躍。特別是托洛茨基在其巨著《被背叛了的革命》一書中所包含的思想,對於某想要在革命征途上尋求出路的新生工人階級而言,非常重要。工人民主派()是迄今俄羅斯最重要的托洛茨基主義者的團體,儘管有極大的困難,卻一直高舉托洛茨基主義的旗幟。在共產黨內部,一些活躍份子在尋找理論的指導,甚至做好了把托洛茨基主義作為一種選擇的準備。

俄羅斯工人階級的數量很多。而且,由於中央計劃的管理,他們大部份集中在大工業城市。如果想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我們可以看一看1980年在波蘭發生的事件,當時1000萬工人要求社會變革。沒有人預料到這種突發事件會發生。同樣,人人都遺忘或是忽略掉的俄羅斯工人階級,能夠讓世界大吃一驚。工人已經嘗到「市場經濟」的滋味,會得出自己的結論。最近的鬥爭顯示出他們正在活動筋骨。下個階段他們肯定會採取行動。

革命的成功取決於能否採取建立在工人民主和國際主義之上的正確的綱領和政策。用列寧的綱領武裝起來的工人階級是戰無不勝的。新的俄羅斯的革命將比1917年的革命更快更徹底地改變世界形勢。

(牛晉芳編譯。原載《國外理論動態》2001年第9期)

分類:俄羅斯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