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

從五百零四具焦屍,談老闆黑心的起源

從五百零四具焦屍,談老闆黑心的起源

許志安

2004年8月1日,巴拉圭首都一座超市發生火災,大批顧客遇難;至8月5日爲止,已有504人死亡,512人受傷[1]。經初步調查,大量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在於失火後商場老闆下令封閉出口,理由是害怕顧客借機不交貨款和「防止商品被哄搶」[2]。8月3日警方拘押了超市老板胡安·派瓦父子,8月4日他們被以過失殺人罪正式起訴[3]。

「一場難以解釋的災難」?

天災無眼,水火無情,每天成千上萬人死與各種事故,我們已習以爲常;但巴拉圭這檔事似乎明顯「越線」,而被巴拉圭媒體稱爲「一場難以解釋的災難」。到底有多難解釋?其實一點也不複雜。作爲超市老闆,胡安·派瓦首先要服從市場力量的支配、尋找商機、竭力增加利潤、設法擊敗競爭對手,然後才談得上其他。正是每分每秒地市場搏擊創造了成千上萬個派瓦這樣的老闆,使他們成爲「資本的人格化」或說一只管人的錢袋;派瓦不比其他老闆好,卻也不比別人更惡,他只是按照市場規則行事,但運氣較差罷了。也許,他也像許多老闆一樣,正處於銀行貸款的重壓下,而拼命試圖從每一分錢裏榨出油來,誰知道?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所謂「無良雇主」與「誠信企業家」的區別,主要在於實力;資本雄厚的大集團有可能(遠非一定會做)把事情辦得體面些,不那麽出格,而中小業主通常在市場的急流裏亂撲騰,只求明日定單猶在,便感謝上帝了。

歸根到底,沒有競爭就沒有資本主義,任何資本家都受市場競爭的支配,都要考慮降低成本、尋找和擴大市場,以此頂住一場又一場商戰,中西老闆概莫能外。爲了省錢,派瓦的商場沒有配備滅火器材和修建通風排煙設備;同樣爲了節省成本,吉林市中百商廈「不僅消防通道嚴重被堵,而且報警系統和監控設施缺乏」[4],而釀成特大火災(2004年2月15日,54人死亡、70人受傷)。

不過,與巴拉圭「自由企業制度」的悠久歷史相比,中國剛剛度過資本主義復辟期,新生老闆群體正處於肆無忌憚的淘金狂歡中,市場的摧毀性影響以近乎原生態暴露在世人面前。以中百商廈來說,它雖爲國家投資,但建成不久便「開始進入市場,商場的經營面向市場」(吉林市商委副主任楊開寶)[5],把櫃檯分割成小攤位招租,使得「商鋪密集,商品堆積如山」,也造成大量消防隱患。從90年代末開始,承租的業主大多爲下崗工人,生活和市場的雙重壓力使他們把小小床位的商業利用率發揮到極至,哪有能力和心思考慮什麽公共安全?至於商廈的名義管理者——吉林市經委,則正忙於改制(即實現徹底産權私有化)的宏圖大業中,爲所有這一切用生命買單的,是中百商廈的基本客源——吉林市西關地區的工人家庭。

資本主義市場下的商場如此,工廠企業也好不到哪兒去,因爲無論你身在何方,雇主總是利字當頭。十年前深圳致麗玩具廠特大火災(1993年11月19日 死87人傷42人),就是資方不惜一切壓低生産成本造成的慘禍。官方消防部門指出,該廠內部通道和出口狹小並嚴重堵塞;工廠實行封閉式生産管理,表現之一是所有廠房窗上均設有鐵柵欄;車間人員密度極大;無任何消防安全制度,員工普遍未經消防教育培訓[6],結果上百工人白白葬送了性命。

爲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大小老闆早已打破了任何底線、任何所謂「說得過去」的做人標準。食品有毒、建材有毒、買房會中毒,喝水會中毒;上車車要翻(拼裝車),上橋橋會塌(豆腐渣工程);至於做工,更要有三五年下來變成殘疾的心理準備。小企業如此,大企業也不例外;中國工廠如此,外資更是如此。近來,香港上市公司——超霸電池集團在惠州的工廠便揭出驚人黑幕:管理層長期(近20年之久!)放任工人慢性中毒,被人揭穿後資方又百般抵賴,所有這些無非爲了一個陳腐目的:少花多賺。

美國呢?偉大、人道的美國呢?有人一定會問。對此只需提出一個例子便夠了:八十年代印度博帕爾美資藥廠的特大泄露事件(八千人死亡)。美國跨國公司與巴拉圭小資本家的表現驚人地相似:平日忙於發財,出事後忙於推卸責任;與倒楣的商場老闆不同,美國大亨不僅逃脫了班房之累,更在20年後獲得印度民主政府的「突出貢獻獎章」!

老闆不是人,我們怎麽辦?

在任何國家,出了事故沒人會感到興奮,包括那些直接間接負有責任的老闆在內。資本家的唯一目標是利潤,不是整日和別人過不去;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總是不斷要求勞苦大衆們日復一日地作出各種犧牲:從低薪高工時到莫名其妙地中毒或被燒死。今日社會是老闆當家的社會,而老闆們奉行的金科玉律是「黑錢比別人靈堂的白幡重要」[7]。底層掙扎的我們,在這個時代必須學會保護自己。所以,如主流輿論般叨叨咕咕哀歎什麽「假如經營者知道花錢買安全,假如突發災難應急措施得力,假如主管部門執法必嚴,假如政府職能行使到位」[8],是絕對、絕對不中用的;因爲市場無眼、老闆無情,而國家機器永遠站在老闆一邊——無論十年的深圳麗花大火還是今日惠州的中毒事件,背後都有當地官員的影子。

怎麽辦?有人會說「你該不會暗示我們立馬加入革命軍吧?」請稍安勿躁。儘管先哲早已公告全球「人民有起義的權利」,但我們暫且不必高談什麽革命軍。現時現地,捍衛日常利益有許多反抗法子可用——從訴訟到停工,從集體上訪到勇敢地把事實真相揭露出來(比如互聯網的方式);往遠一點說,需要爭取結社、會議、出版、言論等憲法權利的真正落實。要緊的是認識到老闆與大衆的實質關係=「你軟他就強」的拉鋸關係,要緊的是儘快打破沈默,大膽地抛出第一塊石頭,因爲這牽扯到我們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事情。

05/0804

[1] 2004年8月5日 新華網「人間慘劇:巴拉圭首都一超市發生大火 死亡數上升至504人」

[2] 2004年8月3日新華網「巴拉圭火災帶來的教訓:拯救生命應放第一位」

[3] 2004年8月4日新華網「巴拉圭檢方已掌握失火超市老闆命令關門的證據」

[4] 2004年2月20日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火災帶來的思索:別讓鈔票堵住逃生通道」

[5]「事件追蹤:吉林特大火災與一個商廈的改制」2004年2月26日《三聯生活周刊》

[6] 天津市公安消防局開發區支隊網站

[7] 2004年07月28日 《中國青年報》「 礦難背後官煤勾結:黑錢比別人靈堂的白幡重要」

[8] 2004年2月20日《瀋陽晚報》「吉林火災反思:53條生命僅是一個煙頭斷送的嗎?」

分類:拉丁美洲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