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反資本主義的激進左派在印度孟買市開會

反資本主義的激進左派在印度孟買市開會

盧塞特著 兆立譯

【來自不同思想起源的各國激進、反資本主義的左派,第一次舉行了一次廣大的、多元化的會議。利用世界社會論壇集會的機會,來自五大洲25個不同國家的組織參加了上述會議。他們首先採納了一個聯合公報(見另一文),然後同意在明年第五次世界社會論壇集會時再度舉行會議。】

由各個激進的反資本主義左派政黨所參加的一次國際會議,於2004 年1月20日在孟買市的安迪希里區——因此在世界社會論壇的範圍之內——舉行。從會議的氣氛、熱情團結精神和所參加的組織的政治廣度和數目(48個來自25個國家的組織,另有5個參加過原先計劃的組織在最後時刻未能來到孟買)看來,這個會議真正是成功的。

世界社會論壇的會議永遠是許多組織相聚的罕見時機。這對於籌備論壇的組織而言,顯然是如此的。這對那些支持它們、參加它們的活動的人們而言,也是如此的。這次的世界社會論壇具有特別的意義,因為它第一次在亞洲舉行。參加這一次論壇的,有許多協會、運動和工會,亞洲大陸的兩個極端之間的關係,要比諸例如歐洲與拉丁美洲的關係微妙得多。

由世界社會論壇之遷移到印度所提供的機會,因此是特別可貴的。在這方面,15個從歐洲和亞洲來的反資本主義的激進政黨於2003年12月5日發出了一份到孟買開會的邀請信。對於亞洲——太平洋區域,接受邀請前來參加的就有:印度的3個馬列主義共產黨(印度共產黨——馬列主義,印共——馬列主義解放派,印共——馬列主義紅旗派),巴基斯坦的2個組織(巴基斯坦工黨和PKMP),斯里蘭卡的新左派陣線,澳大利亞的民主社會主義前景,南韓的2個運動(權力歸工人階級和團結一致),以及菲律賓的幾個政黨:菲律賓馬克思列寧主義黨,菲律賓工人黨和在棉蘭佬島的革命工人黨。在邀請信上簽名的,有歐洲的左派集團(葡萄牙),聯合另類左派(西班牙卡塔盧尼亞),革命共產主義同盟(法國),蘇格蘭社會主義黨,社會主義工人黨(英國),和團結(瑞士)。

雖然邀請信較遲發出,反應還是很好。來自拉丁美洲的有巴西的三個派系(包括巴西工人黨的民主社會主義派);來自美國的有國際社會主義組織和團結;也有代表來自加拿大和魁北克(包括魁北克進步力量聯盟);來自非洲的有南非的組織和尼日爾的革命新民主組織。我們應該再提一提:來自歐洲和亞洲的,計有(意大利)共產主義重建黨、法國的另類出路(Alternatifs)、菲律賓的「携手亙助」(Akbayan),和其他的運動組織,以及從西班牙、日本、埃及等國家來的組織。

出席會議的組織各有非常不同的社會植根和規模。重要的運動組織和派系仍然没有參加。但是會議却表現了什麼是革命反資本主義的左派、什麼是激進的政黨。它們有不同的思想根源:不同派系的毛澤東主義者、不同派系的托洛茨基主義者、以及許多不能被分類到那一個“主義”的組織成員。

這一次會議之所以成功,是它回應了一個需要、一個欲望。在今天,在軍事和經濟方面都是帝國主義全球化的時代,特別強烈地感到缺乏的是,一個可在各個反資本主義的政黨之間進行國際性合作的骨架。對這件事情的急迫感現在巳越來越大了。大多數出席會議的組織都是在許多年前因為抱有最壞的宗派主義而分裂的。這些宗派主義的傳統在1970年代趨於佔據首要地位。從那時以後,亙相合作、團結的關係才逐漸被建立起來,超越歷史的和綱領引言方面的分岐。區域性網絡,例如歐洲反資本主義左派聯盟和(由澳洲反資本主義左派發起的)亞洲——太平洋國際團結會議,已經形成。反對全球化運動的發展已經為政治行動創立了新空間,這個新空間不但廣闊,而且從開始就是國際性的。就是由於這一點——這是非常緊要的一點——我們才能夠一起行動,幫助動員能夠成功,而且不只是交換經驗和組織聯盟。考慮到正在進行中的重大發展,各激進政黨不得不要在政治和實踐上負起責任。

新可能性和新責任這雙重思想感情成為孟買會議的主要心境。第一個行動就是為各激進政黨之間的合作組成一個國際網絡。這不過是最初的一步,没有任何正式的聯絡。出席的各個組織都非常了解,鞏固這樣一個主動的行動是需要時間的。它們之中的許多組織之間在孟買會議之前亙相都不(或不太)認識的!每個人都在思考這個國際聯絡能夠變成什麼樣子:它與以往幾個國際的經驗應該如何不同?

對於這個題目,明顯的是問題比答案更多。不過已經有了一個開始。進程能夠陸續發展。

【註:本文作者皮埃爾‧盧塞特(Pierre Rousset)是革命共產主義同盟(第四國際法國支部)的黨員。】

附:反資本主義的激進左派國際會議聯合公報:

反資本主義的激進政黨,在亞洲——太平洋和歐洲的18個政黨的邀請下,於2004年1月20日在印度孟買舉行了一次國際會議。這一次會議的第一個目的是幫助各個從不同大洲來的組織彼此取得聯絡,初步交換關於進行國際合作的觀點,擴大、加強現有的聯繫,但是不試圖將它們正式化,並且開始討論共同的行動。

48個組織出席了這一次會議,5個其他願意來參加的政黨到最後却不能到達孟買,固此,總共算來,53個分屬於大約25個國家的組織對這個倡議作出正面的回應。大多數參與者來自亞洲——太平洋和歐洲,而非洲、拉丁美洲和中東也有代表參加。參加會議的政黨有不同的起源、歷史和實力;他們之中的許多組織甚至在孟買會議之前亙相不認識。這個會議証明是在一個獨特的時機,使各個從不同大洲來的、具有各種各樣思想傾向的組織締結起新的聯繫。

參加會議的政黨共同具有一個反資本主義、反帝國主義的前景,而且不斷地進行群眾動員,反對軍事的和公司的全球化。他們願意參加會談,願意維護相亙間的團結,願意一起進行國際性行動,而因此願意提供建議,使國際主義有新的具體內容,加強全世界人民的鬥爭,精心設計真正代替現有帝國主義世界秩序的方案。

這一次會議讓大家在非常溫暖的氣氛中,對有關今日的以下鬥爭交換意見:反對軍國主義和戰爭,支持工人階級和被壓迫者的權利,支持民族解放,更大的平等和公共醫療制度,環保問題等等。一個共同的感覺是:帝國主義,不管它的表現形式是什麼,不管在那一個水平上,都要加以抗爭、加以挑戰和將之推翻。

激進政黨的孟買會議充分支持由美國反戰運動和第四次世界社會論壇的反戰協調所發起的呼籲,將2004年3月20日定為世界反戰動員日。所有的組織都要竭盡全力去幫助這個主張和平、反對佔領伊拉克,及與面對佔領、面對軍事干涉的巴勒斯坦和其他國家人民進行團結的倡議得到成功。

這一次會議選出了一個促進委員會來協調和繼續由這個會議所啟動的過程。現任委員由澳大利亞、巴西、法國、英國、印度、意大利和美國等國的首席代表所担任。

第二次激進政黨會議將於一年以後在巴西阿雷格里港舉行。為了對下一次會議作出準備,參加這一次會議的各個組織將要在今後幾個月通過e-mail名冊和大家將會參與的國際性會議來交換政治意見。準備性的討論,除了討論其他題目外,將會集中在兩個主要問題上:怎樣促進全世界反對軍事的和公司的全球化運動的增長【原文的直譯是:在反軍事反公司全球化運動的增長這個問題上我們要分担的責任是什麼!】和怎樣以與過去不同的方法去形成各激進政黨間的國際合作。

激進政黨的國際會議是向在孟買會議之前不能夠被融合在這個過程中的新組織開放的。

2004年1月20日於印度孟買

(譯自《國際觀點》第358期2004年4月號)

分類:全球化, 亞洲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