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安
《先驅》第68期,2003年(夏)
在一年前發生的阿根廷政治危機和群衆運動,到今天爲止,還沒有告一段落的迹象。就無產階級的動員程度而說,雖還遠遠不夠,但近半年來的奪廠運動,卻是一個可喜的突破。第一個發生工人奪廠的企業,是一家屬於義大利資本的外省製陶廠。情況是這樣的:雖然企業有可觀的盈利,資方還在首都開了分廠,但2000年老闆還是通知100個工人走路,剩下的工人也有“驚喜”:全體職工被大幅減薪。作爲反擊,工人舉行了三十四天的罷工,但資方並沒屈服,而是宣佈在全廠360職工中再裁去300人。工人被逼得無處可走,只好奪廠,老闆及其管理人員被驅逐。工人目前還在堅守企業,並維持著陶器生産。從筆者得到的資料看,生産總的來說沒斷,說明産品還是有銷路的。據來自該廠的一名工人介紹:他們每周三次招開全體大會,商討生産事宜;當傳統原料供應商聯合抵制工廠的需求時,工人得到了生産粘土(製陶原料)的原住民合作社的幫助。
該廠工人與阿國強大的失業工人運動有很密切的聯繫,在失業工人幫助下,成立了糾察隊保護工廠。糾察隊同警方和老闆的武裝保安時有衝突,但還未聽到有嚴重流血。
在阿根廷,目前有大約150個中小工廠發生了類似的奪廠事件。前不久舉行了第一次全國工人自管(自我管理)工廠大會,通過的決議裏,值得注意的是下面幾點:
◎成立全國工人自管工廠聯合會,並與義勇隊(失業工人運動的自稱)全面合作;
◎佔領所有已關閉企業,並公開被老闆隱藏的商業秘密;
◎成立統一的工人基金,幫助與資方發生衝突的工人和他們的家人;
◎對私有銀行進行國有化,國家銀行對工人自管企業優先提供低息貸款;
◎工人有權在任何時候撤換他選出的工人代表。
總的來說,阿國的奪廠運動有下面兩個特點:第一:它暫時還沒有脫離“自個兒剝削自個兒”的合作社思想的束縛,工人關心的是“對工人自管企業優先提供低息貸款”,大有長期幹下去的意思。可以說,目前它還處於工聯主義的鬥爭階段。第二:所有發生奪廠的企業,規模都不很大,而且沒有一家屬於國民經濟命脈部門,比如能源、交通、通訊、冶金、軍工等行業,這說明阿根廷工人階級的主力還在觀望。其實,老闆們暫時還沒有對奪廠運動痛下殺手,也是因爲後者只是小打小鬧,傷不到資本家的筋骨。
「鳥籠民主」與工人民主
在過去幾十年裏,社會民主主義流派一直在鼓吹所謂的“生産民主”。究其根本,是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前提下,爲了消解工人對剝削制度的不滿,而專門設計的“鳥籠民主”。你討厭車間主任對你吆五喝六?好,你們自己選一個代表出來;你嫌錢少?好,給你一點股份,紅利多的時侯你也能分點兒;你不愛聽“打工仔”的稱呼?“工人自管”怎麽樣?“生産民主”怎麽樣?
“生産民主”有各式各樣的變種,有的地方只是多給職工分錢,並不容許後者對企業的管理插嘴;有的地方由工會出頭,形成與資方的定期對話制,有的地方較爲徹底,沒有個別的業主,本廠職工在合作社制度的基礎上充當“集體主人”。但是,任何一個變種,都是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爲活動空間,受到價值規律的奴役,歸根到底,被資本主義國家機器所制約。在那些長期推行“生産民主”的地方,工人很容易沾染互相算計的習氣,養成斤斤計較蠅頭小利的心理,或是頑固的本位主義思想,對企業或行業外的階級鬥爭漠不關心。這正是大小老闆所喜聞樂見的。
這樣說來,阿根廷工人的奪廠運動,是不是一無是處呢?不是,完全不是。要把工人自發的反剝削行動,與改良主義推行“勞資合作”區分開來。奪廠是一個群衆性的行爲,它蘊含著多種可能性,革命工人組織的責任是幫助工人認清“自我管理”的局限性,指明現實的出路是解決政權問題,而不是幻想老闆可以長期容忍別人與他們分享利潤。
那麽,什麽是工人民主呢?
簡要地說,工人民主既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形式,也是原則。它雖以企業爲支點,卻是要管理整個社會的。工人民主否認“全社會一人一票”的普選制,實行公開的階級民主,剝奪原統治者及其幫閒階層的選舉權利;也正因爲如此,它雖不絕對排斥住宅區的運作原則[1],但主要以企業爲基本單位。
工人民主也否認“三權分立”的資產階級民主原則,工人代表既是立法者,也是執法者。“三權制衡”的提出,是因爲儘管資産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資本主義存在,他們就存在,反之就全完蛋),但每個具體的資本家之間卻是你死我活,這是由市場的不確定性和對生産資料的私人佔有決定的。在工人國家裏,雖然工人之間決不是完全沒有矛盾,但主要不是物質上的,矛盾和衝突更多的轉移到了比較微妙的思想文化領域。[2]
在工人民主的統治下,全國一盤棋,所有企業都是一個工廠的有機組成部分,所以工人民主的實現,並不意味著每個具體企業的職工能單獨決定本廠總的生産佈局。對工人階級來說,工人民主的優越性,不是簡單地指他們可以在本企業裏“想幹嘛就幹嘛”,而是體現在他們對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可以做出行政性質的決定。舉一個例:假如某廠工人對企業的生産狀況嚴重不滿,認爲這會損害他們的利益,工人可以通過他們在地區工人代表大會[3]裏的代表[4],闡明他們的立場,爭取其他代表的理解和支援。如仍不能解決問題,工人們可以向更高一級的工人代表大會闡明立場,爭取多數代表支援,直到問題解決爲止。
無產階級從奴隸變成社會的主人,這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工人民主,就是社會革命的大方向。中國工人運動進入高漲期後,革命工人組織的首要任務,是幫助最先進的一部分運動骨幹走上爭取工人民主的道路。
10/02/03
附注:
1.指以住宅區爲單位行使民主權利。
2.當然,工人也完全可能因爲本企業的問題損害了(或是他們認爲損害了)外企業職工,而感到不滿並採取行動。
3.這裏說的地區工人代表大會,是指同處於一個地區的各個企業選出代表組成的本地區權力機構。
4.如果代表不同意多數本廠群衆的立場,後者有權立即撤換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