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驅社
《先驅》第72期,2004年(夏)
去年7月1日超過50萬人的大遊行,是香港有史以來針對本港內部問題的最大規模的群眾示威行動。今年7月1日爭取07和08年普選的遊行,是去年行動的繼續,也是香港民主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去年反對23條立法,是為了保衛原有的自由,結果至少取得了暫時的成功。現在爭取普選,則是要取得前所未有的民主權利,而且直接反對中央政府新近的決策,這自然是較難達成的任務,所以需要更大和更長久的努力,很可能需要相當長期而且曲折的奮鬥。
民主與民生
中央政府禁止香港在07年普選行政長官和08年全面普選立法會議員,是明顯的為了保障一小撮人的特權而剝奪絕大多數港人的基本政治權利的政策。對這政策的一切辯護之詞,都是藐視人民和反對「主權在民」這個基本原則的胡說八道。有一種比較圓滑(其實是狡猾)的說法是這樣:最重要的是搞好經濟;何必搞那麼多的政治呢?況且,民主並不是萬能,普選也可能讓法西斯上台。我們回答:經濟當然是重要的;但是,只要沒有民主,經濟發達常常並不能真正改善民生,甚至於不能防止民生惡化。所以,在普羅大眾方面,應該說:民主不是萬能,但不民主萬萬不能。世界各地勞動人民的經驗都証明這個道理。
香港回歸前曾經長期經濟繁榮,資本家和政府都迅速積聚了大量財富,但普羅大眾的生活改善並不大。前幾年經濟不景時,政府對普羅大眾的關心與實際幫助,都比不上對營商者。最近經濟明顯復蘇了,但打工者除了失業情況稍微緩和之外,其他情況並無好轉。仍有雄厚財力的特區政府,由於是商人政府,完全毋須向普羅大眾負責,不但沒有採取措施去減輕社會財富分配不均的情況,反而採取私營化、外判化、醫療服務用者自付等政策,去增加打工者的困難,擴大貧富的差距。
中國大陸勞動人民的痛苦經驗,更是意義非常重大的教訓。五十多年前,大陸勞動人民為了解脫身受的經濟剝削,在共產黨領導下,先後把地主階級和資本家階級都剷除了,新中國的經濟建設也有不小的成就。這些事業也曾引起許多發展中的國家的人民和政府敬仰和效法。只是中國勞動人民沒有得到民主,而當時政府的極權專制甚至於比舊時代更厲害,因此中國勞動人民從來沒有真正得到解放,沒有享受過富裕、平等、自由的幸福生活,沒有見識過真正的社會主義制度。二十年前,中共又帶領中國轉向市場經濟(資本主義),但仍舊不讓民主。結果大陸的經濟增長連年領先全世界了,然而工農大眾始終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再看世界霸主的美國。它那裡既有經濟發達,又有民主。但那只是資產階級的民主,不是勞動人民的民主。美國工人階級的政治發展落後,它不但像一切資本主義國家裡一樣,始終處於被剝削、被統治的地位,而且連一個有廣大群眾基礎的工人黨都還沒有。因此美國工人所享有的社會福利一直比老歐洲的工人低,多年來美國工人在社會總收入中所佔的比例一直下降,近年他們尤其越來越覺得生活沒有保障。
培養政治家?
有人說:中央政府並不是不許香港實行民主普選;只是為了港人實際的好處,決定要循序漸進。現在香港還不具備實行普選的條件,港人裡面根本欠缺政治家,普選不會有好效果。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其實還有發揮民主的空間。我們不禁要問:政治家需要什麼資格?由誰來審定?怎麼樣培養出來?在現行基本法的拘束下,香港並沒有真正的政治競爭自由,根本不是培養政治家的適當氣候。資本家和高官在財雄勢大之外,還穩享政治特權;代表普羅大眾利益的人,則一直受到沉重的壓迫。對於普羅大眾來說,這樣子的民主空間,豈不等於籠中鳥所享有的空間?再說,藉口港人裡面欠缺政治家,於是由中央政府(中共)從香港的財主、高官和「保皇黨」之中挑選治港的港人,其成績不是已經表現為引致7、1回歸紀念日變成市民抗議政治現狀的日子嗎?那個偉大的專政黨,五十多年還管不了大陸自己的幹部,腐化貪污日益氾濫,連食品工廠使用有毒原料都敢包庇,港人能希望它替我們培養出什麼政治家來呢?
道理講不通,有人就露出兇相,說:中央己經依法作出決策,暫時不理解也要服從;難道你們敢鬧革命?
革命嗎?
港人雖然溫馴,也不難從歷史知識中了解到,革命有時是鎮壓不住的。革命形勢不是少數革命者所製造出來,反倒是最仇視革命的統治者自己的倒行逆施和剝削階級的貪婪無饜所促成的。革命形勢的特徵之一,正是平日溫馴的民眾變成勇敢的鬥士。那時誰也無法逃離革命的漩渦。今天香港民眾用和平手段爭取自由民主,正是為了避免革命的沉重代價。如果將來有一天他們被迫捲入中國革命的漩渦,那不是他們的罪過。
從專制過渡到民主,通常都不是一條康莊大道。當全中國的專制統治仍未改變的時候,想在香港特區實現民主,可以說有它特別的困難。但這並不是絕無成功的可能,也不是全靠中共自動大發善心。港人的堅決奮鬥,不論起初顯得力量多麼相對薄弱,也有可能終於促成中共態度的改變,尤其是如果得到大陸民主運動來支持的話。所以爭取民主的港人一定要堅持本來的目標。即使到了事實上未能在07和08年實現普選的時候,那也不過是表明民眾的實力暫時不足以使合理的要求實現而已,並非要求本身不合理。所以不要因此就承認「循序漸進」的謬論是合理的,以免降低了自己的鬥志。
全面普選是現代最起碼的民主政治要求。如果把要求降到比這更低,等於是幫助專制統治者欺騙群眾。
怎樣看待基本法
不少人以為,爭取普選也就是要求實現基本法所保證的一國兩制。這是嚴重的誤解。基本法並沒有允許香港最後有一天實行真正的普選。它所允許最終達至的產生行政長官的辦法,是由一個提名委員會提名,然後普選,選舉結果最後還要經中央政府確認。它永遠不讓香港的選民自由提名候選人,永遠不許有競選的自由。這種所謂的普選制度,是明顯的鳥籠民主制度,是對民主選舉的惡毒嘲諷,同大陸所流行的「等額選舉」制度差不多。
基本法所保證的,不是民主制度,不是全體港人的民主權利,而是資產階級的統治特權,是大資本家和高官對普羅大眾的永久專制統治。當然,它還保證中央政府對香港內部政治有幾乎無限的干預權。所以,港人不能在擁護基本法或者保衛基本法的口號下爭取民主,反而必須超越基本法。不超越基本法,就得不到民主,也不能根本改善普羅大眾的生活。
抗拒招降,揭露轉軚
官方對香港的民主派恣意攻擊了一陣之後,最近換了一副似乎願意溝通的面孔。不少民主派的頭面人物受到官方接待了。官方的目標明顯是招降,希望用較軟的手段能使民主派由於「理解」而達到接受人大常委會禁止07、08年普選的決定。官方這手段能有多大收穫,現在還難以準確估計。不過,可以相信,一時之間收穫還不會很大,至少在九月立法會選舉之前是這樣。這次選舉是一次民主派對保皇派的實力較量,民主派中準備轉軚的人,多半也不會在選舉前就做出來。
針對上述新的情況,不想轉軚的民主派要特別堅定立場。不但要抗拒招降,還要避免任何模糊的、可能助長投降傾向的言行。一般支持民主派的選民,則要仔細選擇堅決可靠的民主派候選人,投票支持他們,務必達到在九月選舉中壓倒保皇派聲勢的目標。同時,民主派也要了解,選舉只是抗爭的戰場之一,而且不是最重要的戰場,避免讓一時選舉的得失影響長期奮鬥的決心。
在統治者軟硬兼施的多方壓迫之下,今後在民主派裡面難免有一部分人轉?投降。我們要密切注意這種蹟象,及時揭發那些變節者,盡量減少他們所造成的損害。民主運動最後能否成功,要看這運動能否發展成為堅決的民主派所領導的廣大的群眾運動。堅決的民主派一定要把普羅大眾的權益擺在第一位,對於爭民主和保民生同時兼顧。
在任何時候,民主奮鬥的主要力量,都在於群眾對整個民主事業的深入認識,和基於這種認識的堅定信心。為了加強這種認識和信心,我們在這裡作了一些富有現實意義的解釋,同時提出如下的口號:
堅決要求07、08普選!
超越基本法,爭民主,保民生!
民主非萬能,不民主萬萬不能!
有民主才能保民生!
廢除一黨專政,還政於民!
200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