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期

中國反戰運動的兩種聲音

陳泰

《先驅》第68期,2003年(夏)

對美國侵伊的直接目標,各國反戰運動並沒有太大出入:軍事佔領石油主要産地之一伊拉克,以緩解本國經濟危機;通過石油銷售的經濟手段抑制歐洲資本;摧毀或根本削弱在燃料生産和銷售基礎上成長起來的中東新進資本集團(沙特、伊朗等)。反戰運動內的分歧和對立,主要在於爲什麽要制止侵伊戰爭?誰是反戰得利者的問題。除了那些抽象人道主義的天真信仰者,存在著兩種全球性的、南轅北轍的反戰聲音。拿中國大陸來說,既有人明確聲稱要具體地認清和捍衛中國國家利益“[1],也有人主張全世界工人階級和勞動者應該借此反戰契機,將鬥爭矛頭同時對準戰爭和資本主義“[2]。由於資產階級獨裁的限制,中國反戰派不是街頭運動,而是體現在輿論上,反戰聲音中的深刻對立也就暴露的更加明顯。

中國資本喉舌之一《經濟觀察報》今年第97期發表社評《倒薩戰爭的理性選擇》,社評認爲我們根本無法置身度外,我們必須做出某種選擇。中國資本主義是全球資本主義的一環,逃避無用,全部問題在於如何選擇。中國資產階級,至少是它的一部分,正努力成爲帝國主義掠奪遊戲中的玩家(玩大玩小另當別論),而不肯做伊拉克那種待宰羔羊。對美帝以鄰爲壑的自救方針,這部分中國資本是不滿意的,它明白中國二十多年的高速發展是與一個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分不開的,是與經濟全球化帶給中國的機遇分不開的,這既包括外來投資的持續增長,也包括發達國家相當的市場開放。總體而言,中國是一個穩定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受益者。如今美帝要打破舊秩序,中國的新位置在哪里,它會不會成爲美帝擺脫結構性危機的犧牲品,中國資產階級心裏並沒有底。但它知道,作爲有史以來最大的可持續供給的勞動力市場中國正在逐漸崛起成爲世界工廠‘",而“‘世界工廠無疑需要世界的原料和市場、和平的環境、通暢的航路、能源供應的穩定等等

正是出於以上考慮,某些中國資本代言人有分寸地發起了反戰宣傳,並具體點明了他們要認清和捍衛什麽:就與中東合作生産石油來說,中國的利益非常大。伊拉克的石油生産成本非常低……如果我們談利益的話,這是大宗利益。如果我們中斷跟伊拉克的石油合作,每年可以使我們損失上百億美元“[3]。聽過這番話後,再考慮到中國已是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費國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4],考慮到1997年中伊簽定的阿勒達布油田開發合同,以及其他中國在伊的商業利益(比如耗資巨大的供電改造專案),北京確實不能在美伊戰爭中置身事外。

與此相反,無產階級先進分子對老闆的大宗利益不屑一顧,而是提醒工農群衆和進步青年不把反戰鬥爭推進到從根本上消滅以美帝國主義爲核心的全球資本主義制度,和平是不能被確保的,戰爭是不能從根本上被制止的。即使這一次反戰運動成功地阻止了美帝的戰爭步伐,但這只能使其危機近一步加重,只能使美帝國主義的戰爭欲望再一次以更新更強烈的形式爆發出來。他們指出,取代全球資本主義制度的,應該是一個在公有制基礎上由勞動者自我管理的全球社會,一個不屈從利潤原則而由勞動者自己根據自己的需求、民主的對資源進行配置的社會“[5]。他們認爲必須把工人階級組織到反戰運動中來,……讓他們把反對帝國主義同反對資本主義聯繫起來,把反對國際資本主義同反對國際資本在本國的代理人聯繫起來,……提高思想認識和階級鬥爭的技巧,爲下一次工人革命運動造就領導和骨幹“[6]

隨著戰爭的開始,兩種針鋒相對的反戰立場還會得到各自的發展。目前,不同反戰路線的交鋒主要體現在對聯合國的作用和性質截然不同的評價上。

聯合國:中立裁判所,還是大小剝削者的分贓委員會?

2003227日不結盟國家高峰會議發表了九點宣言,著重強調國與國之間以不結盟國家組織的基本原則與聯合國宣言(爲基礎),透過和談消除爭端及達成世界和平(宣言第二點)和尊重及加強多國的意見,不以一國或一集團的利益爲重,加強聯合國與不結盟國家的影響力(第三點)。宣言無疑是後進國家民族資本牽制美帝新秩序的一個嘗試。在英國,擁有120名國會議員支援的反戰運動,把沒有聯合國授權作爲反戰的第一法理基礎。中國資本更是從官方到民間代言人口徑一致地鼓吹希望國際爭端能夠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通過和平和外交的方式來處理和解決“[7]國家之間當然存在利益衝突,問題是利益衝突靠什麽來解決。應該靠國際民主和國際法制。按現行的國際法,只有聯合國安理會有權決定是否對一個國家動用戰爭手段“[8]

其實,聯合國不是淩駕於階級矛盾之上的中立裁判所,它和歐盟、北約、IMF和世界銀行一樣,是帝國主義國際秩序的工具。50年來這個機構本著錢多自由多的資產階級民主原則,力求使老闆們的混亂市場競爭多多少少變無序爲有序;近30年來後進資本主義國家的興起,又使聯合國日益成爲新老剝削集團討價還價、既勾搭又撕咬的談判場。目前與美帝有過節的那部分國際資本,當然希望能以慣用的方式解決爭端,而不是放任群衆性反戰運動過分發展,所以才如此強調聯合國決議的國際法統地位。

在剝削社會裏,只要被統治階級沒有徹底認清自身利益,它對壓迫者的國家(國際)組織通常總是抱有各種幻想。革命工人運動的一大任務,正在於促進先進工人和青年的階級覺悟,使他們在思想上盡可能徹底地與資產階級國家崇拜(比如聯合國的國際法統地位)決裂。近些年來,國際上不少所謂的左派共產黨公開擁抱改良主義,處處否定工人階級的獨立性。在2003年的反戰運動中,他們故伎重演,極力誘導左派工農去抱聯合國的粗腿,追求所謂國際正義。今年2月初,全世界53個共產黨、工人党和左翼党就美伊戰爭發表的聯合聲明,就是這一誘導的鮮活例證。聲明先是抱怨歐盟成員國不採取必要措施,不能有效地阻止非法的侵略戰爭(請問什麽是合法的侵略戰爭呢?━━陳泰按),雖然聲明接下來正確地指出戰爭起因是美統治當局企圖用軍事擴張解決國內經濟和社會危機,卻只字不提唯有無產階級政權能結束帝國主義危機━━戰爭━━新危機━━新戰爭的惡性循環,而是對戰爭可能摧毀國際法系統,並爲新的侵略戰爭製造惡劣的先例憂心忡忡,似乎國際法系統過去在制止帝國主義侵略(比如北約轟炸南聯盟)上起了什麽正面作用。

聲明反對各世界強國向聯合國施加壓力,卻無視下面這個事實:聯合國就是由各世界強國及其三六九等盟友小老弟組成的,他們之間你壓我我壓你的混戰,正是聯合國的日常工作。聲明最後號召開展強大的反戰運動,在不指明其他政治目標的情況下,這個運動只能理解爲捍衛國際法系統的運動,也就是捍衛現有的帝國主義國際秩序。聲明連署名單中既有來自交戰國的組織(伊拉克共產黨、美國共產黨),也有影響較大的歐洲黨派(義大利重建共產黨、希臘共產黨、白俄羅斯共產黨人党、葡萄牙共產黨、西班牙共產黨、烏克蘭共產黨)[9]

沒有簽名的法國共產黨另有一番表現。它上書希拉克,呼籲後者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對宣戰草案行使否決權,並在國內忙於爲這封呼籲書徵集簽名。法共總書記誇耀以希拉克爲首的法國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並聲稱共產黨希望在(反戰)這件事上團結起來了的法國,會盡一切努力,阻止戰爭,直至(在聯合國)使用否決權。先放下美歐利益衝突不說,法美之爭有兩個直接原因:其一是對伊拉克(和整個中東)的石油支配權分贓不均[10],其二是法國當局正全力裁減社會性支出,它不願國內無產階級把生活水平下降與侵伊戰爭聯繫起來。爲了保護在科特迪瓦的勢力範圍,法軍在數月前就投入了與當地叛軍的戰鬥,直到今年三月初還在增兵。所以說法帝的和平主義只是老虎挂念珠━━假慈悲罷了。法共爲本土帝國主義拍巴掌叫好,決非是因爲沒看清資本家的真實動機,而是它多年靠攏民族資本的政策所致。

國外如此,中國呢?210日,一批新左派新毛左派自由左派知識份子發起了抗議信簽名運動。抗議信抨擊美帝嚴重違反國際法,寄希望於聯合國安理會的多數理事國,特別是中、俄、法三個常任理事國,能堅守原則、頂住壓力,爲世界和平承擔起責任云云[11]。簽名者之一,著名新毛派李憲源表示無法容忍美國可以公然推翻國與國之間不能用武力相威脅之聯合國成員國必須信守的國際準則,並擲地有聲地附和資本家的意識形態神話:聯合國是全世界人民的聯合國,而不是服從與美國壟斷資本財團全球利益的擺設!“[12]。不過,國內左翼人士的國際法大合唱也夾帶著幾個雜音。一些從階級立場看問題的同志在反戰的同時,揭露聯合國不是第三國際,後者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指揮部,前者是帝國主義和蘇聯官僚集團壓制民族解放運動和工人革命運動,劃分勢力範圍,勾心鬥角討價還價的場所“[13],並指出中國加入聯合國也並沒有改變聯合國的這種性質;香港共産主義團體先驅社提醒左派反戰者不要對薩氏資產階級政權和歐洲帝國主義抱有不切實際的希望,反帝必需依靠伊拉克人民自身的鬥爭“[14]

說到底,兩種反戰運動的矛盾是階級矛盾的反映:在生産資料和政權屬於官僚壟斷資本和私人大資本的前提下,中國國家利益從根本上說只能是資產階級的利益;以保護中國國家利益爲目標的反戰,最終保護的是資本家。同時對準戰爭和資本主義的反戰,早晚要反到中國資本及其國家利益頭上。

20/03/03

附注:

[1][3]《韓德強王小東新浪聊天實錄》。

[2][5]《就美帝侵伊行動告全世界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書》,作者李士博、杜建國。

[4]中國從1993年起成爲石油進口國,2000年共進口原油和成品油7000萬噸。今後20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銅等礦產資源累計需求總量至少是目前儲量的25倍,其中石油需求缺口超過60億噸。中石油公司已在海外簽訂合同專案26個,專案分佈在四大洲的12個國家,業務範圍包括油氣勘探開發、生産銷售、煉油化工及成品油銷售等領域,初步形成海外發展的三大戰略區,即中東及北非地區、中亞及俄羅斯地區和南美地區。中海油公司也在2002年斥資12億美元收購了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的三塊石油天然氣田,中石化公司自身原油加工量是1.1億噸,其中一半要靠進口,中石化表示從2001年起投資100億元人民幣開發位於西亞、北非、中亞、西非和東南亞的油田。(《中國經營報》2003210日)

[6][13]《馬克思主義者應有的反戰立場》(作者“2003-03-02

[7]中新網313日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主持例行記者招待會》

[8]《專訪韓德強:反戰也是反國際專制》(《南風窗》)

[9]其他連名的有丹麥紅綠聯盟、保加利亞共產黨、以色列共產黨、奧地利共產黨、德國共產黨、比利時共產黨、智利共產黨、俄羅斯共産主義工人党等等。

[10]歐盟國家60%以上的能源都需要進口,如果不包括英國,石油進口依賴率更高達80%-90%,其中德國最高,達到98%。歐洲一些國家與伊拉克簽署了價值380億美元的石油開採合同,佔比重最大的是法國和俄羅斯。法國的石油巨頭埃勒夫(Total Fina Elf)公司掌握著伊拉克石油總儲量25%的開採權。

[11]《中國各界反對美國政府對伊拉克戰爭計劃的聲明》

[12]李憲源《跟自由派朋友再談反戰理由並順駁媚美派》2003-02-13

[14]《反對美國政府對伊拉克戰爭計劃的聲明》(先驅社、《赤色新人類》編輯組)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