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心寧
《先驅》第65期,2002年(秋)
批評名人作品從來不易為,因為容易惹來「窮酸書生妒忌名人」之譏。不過,北京女作家陳彤甫推出《我能搬走誰的乳酪》(為顛覆全球暢銷書《誰搬走了我的乳酪》而作),便登上北京三聯書店暢銷書榜。評論家陶飛說,早就隱約覺得《誰搬走了我乳酪》論據粗疏,全靠讀陳彤新書讓他看清《誰》書的謬誤關鍵。
美國暢銷書大師斯賓塞.約翰遜的《誰搬走了我的乳酪》反覆論證一個訊息:商業社會經常有競爭失敗者,失敗後不要憤怒追尋原因,應該立即尋找新機會。就像書中兩隻老鼠那樣,失去乳酪後立即穿上跑鞋去找新乳酪(財富?工作?)。至於另一角色哼哼,不斷追問誰搬走和為什麼搬走他的乳酪,作者自然認為是愚不可及。
這書風行全球並非無因。據說,一些企業在裁員前給被裁人員這本書,不言而喻是希望被裁者不要抗議,盡快去找尋新乳酪(工作)。在全球化浪潮中,不少人失業,生計被剝奪,這本書似乎合理化和浪漫化了轉變,讓弱勢社群心安理得。
但是,失去乳酪真的那麼浪漫?如果我們去找,是不是必然會找到新乳酪?如果我們的乳酪被人以不公義手法搬走,我們是否也該一言不發,麻木地穿上跑鞋去尋找新乳酪?
北京女子陳彤認為這是一本「陰謀家送給野心家的書」,在一次朋友聚會中狠批此書講廢話。朋友鼓勵她把觀點寫下,因此出現了另一本短書《我能搬走誰的乳酪》。新書其實是指出,所謂「積極找乳酪理論」美化了資本主義建制下的殘酷競爭,找新乳酪只是對失敗者的一種委婉表達,世上總是成功者對失敗者說:「去找你的新乳酪吧!」
新書中的六個主角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典型:老鼠嗅嗅拋棄了朋友並且和朋友的敵人合作(無義小人);老鼠匆匆從不問誰搬走自己的乳酪(順民);老鼠蛛蛛把自己變成一塊誘人的乳酪(蘭桂坊掘金娘子,或所有終生志願是依附男人財勢,最怕男女平等的小女人);小矮人哼哼執著地思考著擁有乳酪和幸福到底有什麼關係(思想家);小矮人唧唧在欲望的乳酪和道德的乳酪之間徘徊(重良知和友情,但在原則和利益之間痛苦取捨的人);喁喁總是想怎樣拿走別人的乳酪(剝削階級)。
故事環繞著一群尋找乳酪的人和鼠進行。小矮人哼哼、唧唧和老鼠嗅嗅、匆匆原本擁有一個乳酪站,但存貨耗掉之後四散尋找新乳酪。唧唧發現兩隻老鼠已找到新的乳酪站,但兩鼠無情地要獨佔所有乳酪,完全忘記了唧唧當日怎樣慷慨地和牠們分享乳酪。唧唧在憤怒之餘,不禁懷念兩人兩鼠當日的友情。
律師喁喁和蛛蛛這時出場,為唧唧打官司搶回一份乳酪。但唧唧發覺,世界已變得愈來愈醜陋。一天,老鼠匆匆發覺乳酪被喁喁搬走,但不問這是否不公平,只是默默穿上跑鞋去找新乳酪。據匆匆說,這是因為受到《誰搬走了我的乳酪》一書的啟示,相信愈早放棄舊乳酪愈早找到新乳酪。
唧唧拒絕和喁喁合作去掠奪別人的乳酪,結果是喁喁和嗅嗅聯手,「用現在擁有的這些乳酪去找一些老鼠和小矮人來,讓他們替我們去「找」。條件訂得還相當苛刻,給他們的報酬只是喁喁和嗅嗅不需要的變質乳酪,找到新乳酪後歸大家共有,但自己的乳酪隨時可能被喁喁和嗅嗅搬走。一人一鼠居然招募到大批瘋狂的人鼠為他們搶乳酪。喁喁和嗅嗅還建立一套「理論架構」,告訴這群瘋狂者被炒掉的人是自己不優秀,並非老闆不道德。
憤怒的唧唧決心教訓這群強盜。他教唆雌老鼠蛛蛛色誘嗅嗅謀取乳酪。一番肮髒爭奪後,嗅嗅和喁喁變得一無所有。但蛛蛛得到大批乳酪後,才發現自己最需要的是匆匆的愛情。唧唧也突然明白,他的一生不能像老鼠一樣為乳酪活著,因此離開乳酪站去尋找久違的好朋友哼哼。
當重逢哼哼,唧唧發現他已成為一名思想家,專門揭露「積極找乳酪」理論的虛偽無恥。哼哼藉講學賺取乳酪,但他只需要一張乳酪造的書桌和乳酪扶手椅作為私產。他說:「我們在品嘗思想的快樂,一個內心寧靜,有道德理想的人所達到的快樂。」
據說,這本書上榜後不久便落榜,原書《誰搬走了我的乳酪》仍長據暢銷書榜前列。這不足為奇。《誰》一書讓人心安理得地接受失敗。相反地,陳彤的《我》書欲借唧唧、哼哼之口提出更沉重的問題:「不斷找尋乳酪真的那麼浪漫?搬走乳酪的人有沒有用不公義手段?為什麼唯一的乳酪是財富?有沒有想過也可以是友情、愛情、理想或自由?」書還提醒人,警惕那些隨時搬走你的乳酪的人,警告他們:別動我的乳酪。
但是,當一個人身上有傷口時,直覺是歡迎立時止痛的嗎啡,不喜歡刺痛傷口的碘酒。這就是《誰搬走了我的乳酪》這類「人民的鴉片」更受歡迎的原因。不過,有傷不治、長年用嗎啡麻醉著是否明智呢?難道最後不會全身潰爛嗎?因此,陳彤的新書仍然值得推薦,儘管這本書所提出的問題令人沉重,儘管對抗建制比獨善其身需要更大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