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期

俄國左翼看九一一事件 高興.惶恐.期待

李星

《先驅》第61期,2001年(秋)

911日當天晚上,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可以聽到稀落的爆竹聲。「不得好死的洋鬼子這回還真是沒得好死」,這樣的心情在俄國社會上是典型的。左派圈子裡,也不例外。電腦網頁上連篇累牘,無非是痛說家史,從韓戰(個別的從廣島挨原子彈的帳算起),到馬其頓,一句三問:「你美國人有良心沒有?你知不知道幹這種事早晚挨雷劈?」。看起來,俄國人(不分左右)十多年的惡氣總算稍稍出了一口,連中央電視二台台長也不自禁地喊道:「這回他們知道伊拉克和南斯拉夫人當年挨揍的滋味了」。

興奮勁過去以後,大家都冷靜下來了。首先引起疑問的,是襲擊行動過程中的一系列不合邏輯,不現實的地方。左派網站「共產黨人」的不署名文章指出:

1. 9.11這樣的行動,需要大量的幕後準備:對參加突擊人員的技術培訓和思想灌輸,準備期間的保密工作,行動前必要的身份掩護。所有這一切不僅需要巨額財政投入,更主要的是需要有足夠的政治意志。

2. 被美國點名的本.拉登是日益強大的的阿拉伯資本手裡的眾多走卒之一。他的武裝組織嚴格服從阿拉伯資本,首先是沙特資本的政治領導。其它有力的團體如「哈馬斯」「穆斯林兄弟會」無不深受某一個或幾個中東國家支配和影響。9.11這種行動,不可能是孤立的,它與發動襲擊的國家的長遠政策密切相關,並扮演導火線和催化劑的作用。到目前為止,阿拉伯資本或是更廣義的伊斯蘭資本沒有重大理由同美國公開決裂。

3. 那些在貧苦穆斯林大眾底層自發產生的細小組織,雖多如牛毛,卻絕沒有能力進行這樣大規模的行動。他們雖與大資本脫鉤而有相當的自主,卻由於內部充滿了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特工部門的奸細,而處於他們的控制之下。浪漫形象的孤膽英雄在醞釀類似行動的最初期就會被扼殺。

4. 美官方公布的偵破工作進展令人發笑。說甚麼「在恐怖分子汽車內找到阿拉伯文飛行訓練課本」「恐怖分子在美國航校培訓過」,這要麼是官僚機器在掩飾自身的無能,要麼是大膽而無恥的宣傳,把一般大眾當成傻瓜來看待。

5. 被打擊的目標與政治決策中心無關(國防部說起來也只是跑腿的角色)。對國會的打擊的確可能造成一定的政治真空和可能的憲政危機,然而我們看到的是極富效果的紐約市民大逃亡,熱鬧有餘,實際意義卻很小。這樣的打擊顯然不是以美國為根本目標的。那麼發動國的真正目的是甚麼?

6. 事件發生後,美方的一系列活動作同過去十年來鼓吹的理論完全吻合:把世界劃分為文明世界和流氓國家,以國際恐怖主義為主要威脅。策劃中的佔領阿富汗計劃如成功落實,可擴展美國政治影響於中亞地區。十年來美資在中亞五國滲透不小,但缺少一個「猛擊一掌」的政治事件,以便於建立一整套親美政權。9.11事件是最合適的借口。

7. 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的救市措施導致金融界的新一輪兼併,得利的是下列集團:Goldman. Sachs, Mcrrill Lynch, Morgan Stanley

文章最後小心地暗示9.11事件同珍珠港事件一樣,是美國壟斷資本保持和擴展政治制高點的一整套計劃中的一個環節。

俄當局兩年來一直被指責與199910月的一系列居民住宅樓爆炸有牽連。紐約兩聲巨響,給普京同志送來了新的反宣傳材料。聯邦安全部吹牛說:「本.拉登行蹤在我監控之下」,又指車臣游擊隊同美國的事件有關。左派們大眼瞪小眼,都明白今後的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沒準安全部也在哪位同志家裡「找到」阿拉伯文課本,就有下獄危險。

正是在這樣的七上八下心情支配下,共產主義工人黨書記處發表了政治聲明「世界該反省了」。聲明中「親切慰問恐怖事件中的受害群眾,對犧牲死難者(自然也包括五角大樓裡升天的屠夫們──李星注)表示哀悼」。聲明認為「全世界一切正常人不能不感到憤怒」。恐怖行動的政治原因是「美帝國主義任意干涉他國內政,魚肉他國人民的政策使然」。鑑於美國中央領導同志撥亂反正,落實新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共產黨建議「全世界走社會主義道路」。俄聯共主席久加諾夫也說了些不著邊際的話,唯一實打實的地方是呼籲普京鞏固特工部門,再加把勁把車臣安定團結的局面維持下去。2002年預算草案在杜馬討論剛剛開始,多數議員要求擴大國家安全開支,俄聯共議員團也隨聲附和。

左派:坐看潮起潮落?

阿富汗的幾個鄰國的社會緊張程度都在升高。塔吉克斯坦內戰可能重新爆發,而巴基斯坦的「社會爆炸」更是一觸即發。中亞細亞處於大戰的邊緣,左派能不能利用這個局面?塔吉克斯坦共產黨是執政黨,跟著俄國政府走;哈薩克共產黨是總統欽點的兩三個支柱大黨之一,而總統向西方看齊;土庫曼和烏茲別克斯坦兩國建立了絕對的獨裁,共產黨不存在(其它左派不必說);吉爾吉斯共產黨剛剛恢復活動,但黨領袖是原政府第一副總理,而中央裡發號施令的多是工商業巨頭。中亞的工人階級基本上沒有自己的階級政黨。

巴基斯坦的左派運動帶有幾分喜劇色彩:到200011月止,這個國家一共有一百五十六個共產黨……

士氣低落和組織潰散的俄國左派只能發發議論,要影響局勢是沒有力量的。不過這些議論也不無意義:理清頭腦才有機會戰勝敵人。基彌洛沃州左派礦工領導人瓦洛比尤夫在答記者問時,認為「美國,俄國當局都從這個事件裡撈到了好處。本.拉登不是真凶,因為幹這種事沒有國家支持不行,本.拉登的後台不會同意搞這樣的行動……俄國當局想利用目前的形勢為車臣戰爭平反,看來不會有甚麼和平談判了……戰爭會刺激美國經濟,給美方控制石油出產地提供藉口。一旦戰爭發生,交戰的兩個主要對手是美國資本和伊斯蘭資本……」。

來自托姆斯克的「西伯利亞工人聯合會」秘書庫茲涅佐夫提出支持阿富汗反對美帝的倡議。他說:「我們左派可以收到大紅利,如果支持阿富汗。中亞穆斯林會感謝我們的國際主義立場。要針對反阿拉伯的歇斯底里,就要開展俄阿兩國聯誼活動」。

來自羅斯托夫的尤.納扎連科(「羅斯托夫農機制造廠工委會」成員)認為「左派又在抽筋,支持這個那個,給資本家打下手。伊斯蘭資本正在壯大,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活動是真正的群眾運動,但它不僅反對西方,更反對左翼運動和工人運動。總的來說,像爭取資產階級民族解放這樣的過渡性目標,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危險是混淆無產階級的政治立場。支持任何一個稍帶進步色彩的群眾運動,首先意味著支持群眾自身,而不是上層頭面人物。而且這種支持絕對不應該局限於「聲援」或是作些技術性跑腿工作,而首先是清楚的政治綱領和口號。

針對庫茲涅佐夫提出的「不要害怕暫時與伊斯蘭資產階級結盟,他們內部也在分化」的說法,納扎連科表示「喪失工人階級的自主性,就必然導致工人政黨成為資本家的小伙計。20世紀有無數例子,資本家利用工人政黨欺騙了高漲的群眾運動,然後把自己的「革命盟友」一腳踢開:1925-1927年的中國革命,1936-1939年的西班牙革命,1945年的意大利和七十年代的伊拉克革命。列寧主義的本質在於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無產階級的政治獨立」。

比較充分地表達了革命左派立場的,是由幾個城市馬克思主義小組聯合發表的聲明「美國9.11事件和它的後果」。聲明中說:「……政治家和傳媒已在號召推行更強硬的國家安全政策,在美國,網絡公司已同意特工部門的郵件檢查權。政治家們號召擴大反恐怖國家開支,以趁亂打擊自己的敵人:美國──阿富汗、伊朗或伊拉克.以色列──巴勒斯坦,俄國──車臣,土耳其──庫爾德斯。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西方資本把重新瓜分世界市場的代價強加到人民,特別是亞非拉美地區人民的頭上。反伊斯蘭歇斯底里的真正內蘊是甚麼?

在經濟層面上9.11事件表明相對和平的投資市場再分配己經過去……912日和13日為了支持美元,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和歐洲中央銀行耗盡了兩千零八十億美元……這標志著美國和西歐金融集團力量對比的變化。他們之間的鬥爭越來越公開化……可能的長期戰爭給美國軍工企業帶來了一陣清新空氣,這也是美資多年來期待的……

在政治層面上,暫時形成了主要帝國主義國家的反恐怖同盟,矛頭針對正在壯大但仍不具備與西方抗衡能力的伊斯蘭資本。俄國也試圖在這一陣線的框架內解決自己的政治經濟問題。然而這一陣線不會維持長久。每個帝國主義國家有自己獨特的「恐怖分子」和支持他們的「流氓國家」。美國不可避免地會與來自歐洲、日本、中國和俄國的競爭對手們發生利益衝撞。

……帝國主義國家在目前這場反阿拉伯宣傳(和軍事)攻勢中希望提高已有的軍事技術優勢,煽動愛國主義狂熱以利用工人群眾。所有這一切都是在日益突出的無產階級經濟地位惡化,舊有社會保障喪失的背景下進行的。

高舉民族解放旗幟的伊斯蘭資本,利用國際勞動分工帶來的地區性貧富分化,成功地操縱了反帝,反資本主義壓迫的本國群眾運動。第三世界群眾中由於蘇聯倒台帶來的失望消極情緒,也極大地助長了愛國排外和宗教狂熱。

我們認為,增長中的帝國主義矛盾正在導向新一輪世界性戰爭……9.11事件,不論幕後人是本.拉登也好,美國或其它西方特工部門也好,打開了這一新的世界性軍事對抗的閘門。全世界革命的共產主義者有責任揭穿帝國主義矛盾作為這一世界性危機的唯一主要原因。共產主義力量需要不厭其煩地在群眾中從事宣傳工作,同任何混淆資產階級利益同工人階級利益的傾向作公開的政治鬥爭……

貧窮國家的人民群眾有權造反,以驅逐帝國主義奴役勢力。但對無產階級先鋒來說,造反的領袖只能是工人階級和其他被剝削階級的盟友……」。

2000920

分類:第61期, 俄羅斯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