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英
《先驅》第54期,1999年11月
在嚴重經濟衰退打擊下,普羅大眾的生活空前惡化,裁員減薪接踵而至。可是董建華的商人政府不僅沒有對普羅大眾雪中送炭,反而屢次落井下石,其中包括了大力推行私有化。它首先針對的是公營房屋及其管理,然後水務、郵務、機電工程署等也會陸續私有化。至於其他社會服務,則逐步外判化。
香港幾乎沒有社會保障制度。在這個情況下,公屋、各種公營事業(供水、郵務)及各種社會服務對普羅大眾多少起著一點保障作用,因為它收費廉宜,而且對服務承擔終極責任。這是私有化後不能確保的,因為私營唯利是圖。普羅大眾在建設香港中付出無數血汗,理應有權繼續享有這些保障。這也是社會保持安定的起碼條件。
現在董建華的商人政府卻要倒行逆施,逐步消滅這些起碼保障。他們欺騙人民,說什麼私有化對大家都有利。這是謊話。外國多年的經驗證明,私有化只會養肥工商界,同時剝削普羅大眾(包括多數消費者)。私有化後的企業如果變得盈利,往往只是因為它大舉裁員及降低工人待遇,或是提高服務價格,或是降低服務質素,或是三者齊備。說什麼私人企業一定比公營好,同樣是站不住腳的。大球場及新機場管理局都是私營化或公司化企業,可是都出現過嚴重事故。天頌苑事件也證明,外判的私人企業很易為了賺錢而不惜偷工減料。最近英國鐵路大災難進一步暴露私有化的壞後果。
有人說私有化是為了貫徹「小政府」的原則。但問題不在於政府本身大小,而在於那些該大那些該小。政府的壓迫作用應當越小越好,而真正為大眾服務的作用卻要足夠大。藉口「小政府」來私有化不過是為了劫貧濟富而已。
政府推行私有化根本不是為了大眾利益,而是替苦無投資出路的大財團開闢一條發財倢徑,即使這會造成更多失業、工資更低也在所不惜,因為受苦的不是他們。
我們並非主張一切維持原狀。那些公營服務也並非沒有要改進的地方。我們主張改革。但我們所謂改革,是使公營服務接受普羅大眾的民主監督的進步改革,而不是使公營服務變成工商界的搖錢樹的倒退的改革。
我們決不能讓商人政府得逞!我們呼籲一切勞工團體及其他民間團體起來捍衛所有公營服務,捍衛公營房屋,反對私有化及外判化。我們也呼籲各團體聲援所有反對私有化的公務員及各行業員工的行動。房署工會大聯盟將於十月卅一日星期日下午二時在遮打花園集會反對擴大私營化,也務請各團體支持。
否則,普羅大眾的最後一點的集體權益及保障將會隨風而逝,而迎來的只是更深的貧困、更多的失業威脅與尊嚴的喪失。
6/10/l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