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室
《先驅》第54期,1999年11月
房署私營化的影響 | |
對居民影響 | (一)房署每年30多億元的維修及改善工程費用可能大半轉嫁給公屋居民;
(二)現時由房署負責的種種帶有社會福利性質的工作(例如探訪老人、排解家庭糾紛、協助擠迫戶分房)私營化後會多半取消,因為私人管理公司不會負責。 (三)公營包底,私營甩底:私人管理公司的服務質素沒有保證。以下是私營後的真實經驗━━ .承包耀東村商場的佳定公司管理不善,自行在約滿前三年中途解約,一走了之,商場內被僭建、改建等多處留下給房署處理,商場的出租率偏低和許多租務糾紛問題留待房署解決; .承包觀塘曉麗商場的公司,被居民投訴管理不善,垃圾如山; .啟勝管理公司所承包的沙田豐盛苑據報對苑內違例建築視若無睹。 (四)外判使居民更無從監督:現時房署已把八成工作外判。判上判很普遍,竟有至於五判六判的,結果是監管困難,種種貪污腐敗更易產生,服務質素更無保障。 |
對員工影響 | (一)房署四千員工要被裁員;
(二)外判下員工的待遇競相刻薄。外判清潔公司的員工月薪往往不到$4,000;華心村商場的清潔以五萬元一月外判給清潔公司,公司又再外判,變成四萬元一月,顯示工資進一步被壓低; |
對工商界的影響 | 公屋每年100多億元的管理及維修費用變成工商界的生意。 |
公屋該買不該買? | |
低樓價只是魚餌 | 購入公屋意味從此要負擔巨額維修及保養費用。房署的維修基金,每戶平均不過$14,000,根本不敷應用。沙田愉田苑業主近日收到的管理公司有關維修費通知,平均每戶要付六萬七千元。何況,今後房署會把周圍斜坡(房署轄下的斜坡有四成維修不善)及天橋的維修都推卸到業主身上。此外,還有數不清的陷阱,例如:
.公屋不受《建築物條例》監管,因此許多Y2型公屋的防煙門及鐵閘都不符法例要求。業主買入公屋單位後,業主就有義務修改到符合法例所需,估計花費數千至萬元。另外樓梯亦不符法例; |
喪失什麼? | 從「租戶」變為「業主」,表面上很好聽,但是這也意味你會喪失作為租戶的權利:
.法例限制了房委會加租的權力,對居民有較大保障; .擠迫戶有權申請調遷大單位; .家庭出現變故,可以申請分戶; .房署過去不僅負責維修保養,而且負責屋村的改善工程(例如行人道加蓋,增建設備等); .房子老化重建,有權調遷新房; |
得到什麼? | 除非你是大把銀紙,否則你得到的只是一個「業主」的虛名,因為替你做按揭的銀行才是業主(至少直到你供完樓為止)。
其次,你得到的是節衣縮食。以一般公屋四人家庭收入17,700元計算,購入天水圍一個值52萬的單位,月供4千元,外加雜費1千元,結果每人每月可用金錢只有3,175元。 其三,到你供完樓的時候,房子已經開始老化,你到時要準備付出一筆維修費; 其四,你得到的是增加了的風險。只要你失業,就有陷入斷供的災難,到時就前有追兵,後無退路。 |
選擇自由? | 房署說做業主可以自由選擇管理公司。不是這麼簡單的!你的「自由」受有關合約的法律的限制。小業主要隨時準備同大型管理公司打官司,而且不一定贏。其次,轉換一次公司須要付出不小成本。最後,有資格管理公屋居屋的公司不出數十間,你可能揀來揀去都只是他們。 |
官商利益千絲萬縷! | |||
一直以來,高官退休即轉到商家供職,比比皆是。房署也不例外。房署私營化更是為高官們塑造美好前途的方法。
|
|||
私營物業管理公司名稱 | 姓名 | 前房屋署職位 | 目前於私營物業管理公司職位 |
*佳定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 林有元 | 副署長 | 副總經理(年初已離職) |
*佳定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 李伯仲 | 高級房屋事務經理 | 助理總經理 |
*富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 劉保志 | 助理署長 | 經理 |
*富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 黃譚生 | 高級房屋事務經理 | 物業經理 |
*信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 莫耀光 | 助理署長 | 董事總經理 |
和記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 蔡其汪 | 總房屋事務經理 | 物業總經理 |
*國際屋宇管理有限公司 | 葉渠蘊 | 助理署長 | 總經理 |
(上述資料來自房署工會大聯盟,特此致謝。)
|
水務私營的後果 | |
狂加水費 | 因為……
(一)過去水費便宜,原因是政府每年拿出約50億元補貼。私營化意味這50億元轉嫁到市民身上; (二)政府可做虧本「生意」,但商人一定不會,而且一定要有錢賺,加水費是利潤的重要來源; (三)目前居民享有的種種免費服務,私營後都會變成收費,例如: 1.沖廁用水 2.首12立方米食水 3.消防用水 4.批核圖則 (四)目前七成地下水管管齡已達二十年或以上。私營化意味將來更換水管的巨大資金(可能達一百億元以上)會轉嫁給居民 |
遍遠地區無水供, 或要付高昂水費 |
水務署為偏遠地區供水,一直要付出大量補貼。每年從這些地區所得水費不足200萬,而支出達1,200萬。私營化後商人不會再這樣做。 |
員工大批失業 | 將有3,000人被裁 |
商家發大財 | 水務是一門必賺的大生意。必賺,是因為供水屬壟斷行業;大生意,是因為每年營業額高達80億元,利潤可達10億元。 |
(上述資料來自水務署工會聯盟,特此致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