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期

「種地賠本,是不爭的事實」 ── 一個中國農戶1999年的收支

郁進東 閔捷

《先驅》第56期,2000年6-8月

原《中國青年報》編者按:1998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2161.98元,只夠我們在星級飯店裡吃幾頓飯。值得進一步澄清的是:

第一、1999年夏天,我們在河西調查研究時,一位年輕的鄉長告訴我們:基層上報農村農民收入時,多報30-40%,否則提留不夠用。在這篇調查中,王昌道家的人均收入246元,上報的是2340元。後者居然是前者的9.5倍!扣除存在的巨大水份,農民收入還有多少錢?

第二、「農村居民」的全國統計,包括楊柳清、大邱莊、華西鎮、溫州、江浙鄉鎮企業發達地區、珠江三角洲等早就比城市居民還富裕的農村居民;同時,也包括那些在國外有產業、在香港包「二奶」的農村居民。倘若將沿海兩億多相對富裕的農村居民去掉,內地廣大農村居民手裡還有多少錢?

第三、倘若將農民手中賣不出去的大量存糧扣除,上繳了各種負擔之後,農民手裡還有多少錢?(註1)

第四、倘若再將各地基層村長、會計、鄉鎮企業廠長等幹部及其親屬等農村居民去掉,真正老老實實種田、打工的大多數農民,一年下來能剩多少錢?

如今,中國70%的人口是統計上的農村居民。農民收入增長持續停滯,已經有年頭了;賣糧難和各種負擔,更是雪上加霜。然而,更深層次的問題是:改革開放日益深入,一部份人利用各種條件和手段先富起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如何繼續為廣大人民謀利益?

* *  *  *  *  *  *  *  *  *  *  *  *  *  *  *     *  *

記者在蘇北採訪農民負擔問題時,走訪了樊葛埠村的一個農家,聽戶主王道昌詳細算了一年的收支賬。

王道昌,今年39歲,全家七口人。兩位已60歲開外的父母、愛人、一個孩子和兩個30歲出頭至今尚未成親的弟弟。除了弟弟跟鄉建築隊在外做工,其餘幾口人(除了四歲的孩子)都在家種地。

王家共有兩處平房,分別是他家和父母及兩個弟弟的住處。家中最值錢的是一台小型手扶拖拉機,沒有電視機、收音機,更談不上別的家電。

他家共種了8.02畝地,其中四畝是良田,分別種一季水稻和一季小麥。另有4.02畝為旱地,種山芋、花生等。另外,還養了五頭豬和一頭幹活用的牛。

大冬天了,王家床上仍墊著草席,蓋的是非常單薄的被子。村長介紹說,只有來親戚,王家才可能買點肉嘗嘗,大概一、兩個月能有一次。縣裡統一製作的農民負擔「明白卡」上寫道,王所在的村1998年人均純收入2340元。

表-1是王道昌1999年全年的收支情況列表明細,從中可以看出他家年人均純收入和農民負擔的輕重情況。由三個表格可以看出,王道昌種了一年的地,即使不吃不喝,也只能掙724元。若把全家的日常開支,如招待親友、添置衣服、看病算在內,實際上入不敷出。

依1998年的做法,兩個弟弟明年春節還可能從鄉建築隊那裡再得到1000元的工錢。如果這能成為現實的話,王道昌家1999年的純收入也只有1724年,人均246元。當然,這要求王道昌必須把所得的2000公斤稻子和1000公斤小麥全賣掉。而在賣糧難的今天,幾乎不可能。

據上分析可知:

1、農民說種地賠本,是不爭的事實。

2、即便將兩個弟弟在外做工的工錢也計算在內,且全家不吃不喝,同時不發生其他任何開支,王道昌全家年人均純收入僅246元。這與縣裡農民負擔「明白卡」上所稱的2340元的人均純收入相差甚遠。

3、村裡按人頭收取的「生豬稅車船稅」和八項收費等,連四歲小孩子和60歲以上的老人都無一例外要交納這些費用。這是不符合國家政策的。

4、多項收費,村裡都不是據實徵收。如沒有個體工商業,要交個體工商稅;沒有房屋買賣,要交契稅。有的是重複收費,也是違背國家政策的。

表-1:王道昌家1999年收入情況
收入項目 產量(公斤) 單價(元) 收入金額(元)
麥子四畝 1000 0.9 900
水稻四畝 2000 0.82 1640
花生 150 1.2 180
山芋 1500 部份人吃、部份喂豬
五頭豬     450
倆弟弟打工     1000
總計     4170

 

表-2:農業生產支出情況
項目 數量(公斤) 合計(元)
種子 30 460
肥料 1275 523
農藥   237
其他   180
總計   1400

 

表-3:交納稅費情況
項目 金額(元) 數量(人) 合計(元)
村提留鄉統籌 115 7 805
生豬稅、車船稅 70 7 490
八項稅費 75 7 525
建校費 18   126
小手扶拖拉機     100
總計     2046

(註1)1999年我們在甘肅河西地區調查研究,酒泉幹部反映,全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存糧7000斤,賣不出去。按這篇報告中計算,就算是糧食都能賣出去,交了各項負擔之後,王道昌家1999年人均淨收入103元;實際上已經入不敷出。

原載《中國青年報》1999年12月17日,原標題是《一個農戶1999年度收支表分析》。

分類:第56期, 三農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