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
《先驅》第52期,1999年5月
各方面跡象都顯示港府要全面推卸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責任,以及打擊中下層員工的利益。從公屋私有化到各政府部門公司化,莫不如此。現在,輪到廣大社會服務界的員工了。社署先是強迫進行所謂「資源增值」,即要各資助機構用95%的資助額去維持100%服務。由於資助機構的開支中,薪酬佔了大部份,而其他開支減無可減,所以,為了達到「資源增值」,就多份要從員工薪酬著眼,而方法之一就是減少人手。但社署還不滿足。現在又要向新的合約僱員以七折支薪了。董建華說過香港人工太高。所以港府從凍薪發展為減薪,實在是自然不過的。可是,籠統地說香港人工太高,是有意誤導。是的,有些人人工太高,但那主要是公營及私營部門中的高級管理人員。包括社署在內的政府高官,動輒百多二百萬年薪,還享有額外的巨額房屋津貼。私營機構的董事的平均薪金也比外國高許多。至於一般中下級僱員的工資,頂多不過是維持小康生活而已。即使中級公務員,表面上可能月入幾萬元,可是如果計及他們的供樓負擔(其實高樓價不過是另一種稅收而已,而且是一種極不公道的稅種),就知道他們同上層官員的差距實在大得很。至於下級員工,就更談不上人工高了。所以,不要說只減中下層而不減上層薪金是極之不公的做法(七折支薪就是這類不公做法的第一步),就是上中下一起減薪,員工也沒有理由接受。因為年薪二百萬減薪三成,根本影響不到生活質素,只是令其個人資金積累速度減慢一點而已。年薪卅萬減薪三成(更不用說年薪十萬的那些人)就已經要降低生活水平了。
雖說目前只是對新入職的僱員實行減薪,可是如果員工讓其得逞,很快就一定禍及全體中下級公務員以至全體打工仔。因為政府一帶頭減薪,整個私營部門就會變本加厲地減,而這又會反過來對中下級公務員待遇形成下降壓力,到時政府即使不公然減薪,也可以通過公司化、私有化來降低公務員待遇。從這角度看,政府這樣做不僅是為了省錢,更是客觀上幫助工商界大幅壓低中下級員工工資。董建華政府被稱為商人政府,實在妥帖得很。
社署的七折支薪措施不僅早晚損害全體打工仔女利益,而且禍及服務對象。面對人口老化、普羅大眾貧困化、社會問題嚴重化等壓力,政府的政策不是擴大支出來解決問題,而是用擰緊鏍絲的方法,用盡可能少的錢,去搾取員工盡可能多的血汗,以便應付日增的需要。結果當然是服務質素的下降。
所以,不論是社會服務界的員工還是一般市民,都應該堅決反對社署的「資源增值」及七折支薪的措施。社會服務界的員工也有必要聯合所有中下級公務員及其他工會抵抗港府與工商界的聯合進攻。否則今後普羅大眾的生活不僅持續下降,而且俯仰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