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期

為什麼普羅大眾要支持房署員工反私營化大行動?

劉宇凡

《先驅》第52期,19995

房署部署把公屋管理全面私營化及為此將遣散大量員工一事,遭到房署員工大力反對。但是,不少市民認為他們只是為了一己的鐵飯碗,與自己關係不大;甚至會有人認為私營化可以提高公屋管理質素。

這種見解很有商榷必要。房署私營化當然首先打擊員工,但是對於全港三百萬公屋居民(他們絕大多數都是打工一族)也是很不利的。房署工會大聯盟已經指出,私營管理公司在成本上之所以較公屋管理少些,一方面是因為房署上層冗腫而又薪金過高,另一方面是因為私營公司所管的都是新屋村,維修費用自然較少。其次,政府推卸管理責任,意味公屋老化後的龐大維修費用將由公屋居民負擔。正因為私人管理公司一切都要利潤掛帥(政府部門則並非必然如此),為了保證「合理利潤」,即使暫時收費低於房署,將來也難保不會提高收費;即使收費不提高,也難保不會因此降低質素。事實上外國的私有化也往往伴隨上述後果。所以,公屋居民沒有理由支持房署私營化。

房署口口聲聲說私營化會節省成本,提高效益。問題在於這是誰的效益?它有利於工商界還是員工?私營化可能真的令房署節省成本,可是付出代價的都是員工。私營機構為了「合理利潤」,付出的待遇一定比公營機構差許多。換言之,這不過是把工人階級的福利轉化為工商界的利潤而已,也就是劫貧濟富的把戲吧了。事實上,近年來房署已經把屋村清潔工作外判了,結果是清潔工人受到私人清潔公司的超級剝削。香港婦女勞工協會最近發表有關調查,顯示這些工友平均每天工作六至實現小時,一年只有年初一休息,但每月平均只有$3,613元。什麼法定假期、勞工保險及其他保障基本欠奉。所以,房署所謂提高效益,不過是提高老闆剝削工人的效益吧了。

私有化的另一個後果是進一步削弱全體打工仔原已非常不足的保障。香港素來沒有強大工會,但過去幾十年不少人實際工資多少也有增長,原因之一是公營或半公營部門(二者相加人數超過總勞動人口的一成)的僱佣條件及待遇比較固定,不那麼直接受市場。影響,更因此反過來多少限制了私營部門中若干行業的剝削自由(老闆給的待遇不能同政府相差太遠)。但是,政府陸續推行私有化(房署之外還包括郵政署、機電署、水務局、地鐵等)意味公營部門縮小,私營部門擴大,也就是意味著工商界的剝削自由擴大。再加上政府推行的所謂公務員改革(其本質是對中下層公務員開刀),就更大大鼓勵工商界不斷降低工人待遇。

面對經濟不景的香港政府及工商界,正在力圖把危機轉嫁給我們普羅大眾,儘管經濟不景並非我們造成。為了達到目的,政府更一直力圖分化普羅大眾,使中下級公務員與工商業員工之間、公屋居民與非公屋居民之間、領綜援者與一般市民之間互相排斥,以便轉移視線。我們普羅大眾不要上當!普羅大眾必須團結起來,用實際力量迫使政府放棄種種進攻。對於房署員工的反私營化行動,也應當盡力支持。

1999417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