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
《先驅》第52期,1999年5月
自亞洲金融風暴開始至今,有不少企業倒閉,沒有倒閉的也向他們的員工開刀,不是裁員減薪、減福利,便是大大加強勞動強度,藉此把經濟不景所帶來的損失轉嫁到打工仔女身上。
海陸貨櫃(Sealand)員工最近面對的正是貨櫃業員工及全港打工仔所面對的同一個問題。
.海陸員工的行動
從幾年前開始,有500名員工的海陸貨櫃集團已經開始透過加強員工的勞動強度,例如由長工轉為散工等。員工亦面對越來越困難和危險的工作。譬如,司機常要違法地超重超載、超時工作、運送危險貨櫃到路途畸嶇的地點。但從最近一連串的行為看來,海陸資方並未滿足於上述對員工的壓榨。為求增加利潤,海陸更分別向各部門發出通告,要以削減獎金花紅及轉制方式進一步削減員工的福利。公司的策略是首先從人數較小的部門開刀,然後逐漸擴展到其他人數較多的部門。
資方的進攻始於去年12月14日。原來,海陸的司機是實行底薪制再加加班補水的,年尾加3個月底薪作為花紅,即每年有15個月工資,而底薪則每年調整。當天海陸向員工發出通告,決定99年整體凍薪。資方見員工對凍薪一事未有太大反應,於99年1月8日再發出另一通告,指98年業績未如理想,決定取消發放98年度獎金及第14、15個月的花紅。此通告一出,員工嘩然,認為不能接受,率先採取行動的是有約90名員工的籠塔組(即吊機操作員)。他們把平日過快的工作速度減慢,並要求資方如期發放上年度的2個月花紅。談判結果是資方要求十天時間考慮。
其實在同一天,海陸同時也向只有6名員工的Driver II部門(他們全是接送海陸高層的司機)發出一份僱傭條件修訂協議書,內容主要有幾點:
1.工作時間━━由原來的每星期40小時增加至48小時。
2.假期━━由原來放公眾假期減為放勞工假。
以上改變由1月18日起生效,員工必須7天內交回同意書,否則終止僱傭合約。結果大部份員工接受了新的待遇,只有一名拒絕妥協。
原來這才是海陸的真正意圖。因為Driver II的員工屈服之後,海陸馬上向其他部門員工提出相同的條件。
1月20日海陸向吊機操作員及碼頭貨場操作員發出通告,不但重申不會發放14、15個月的花紅,並透露「不排除有更改現行工作時間制度的可能性」以試探員工的反應。
海陸資方見員方仍沒有作出激烈反應,遂於1月29日再向所有非主管員工發出通知,除了再一次重申不會發放年尾2個月花紅之外,更正式提出跟上述Driver II部門一樣的轉制安排。到此,員工才感到公司最終是要迫他們接受更差的工作條件及待遇。有員工更指出,公司提出如此苛刻的轉制要求,其真正意圖是要那些待遇較優的長工自動離職,好使公司省回大筆補償。
事情發展至此,工友們也感到不應該坐以待斃了,要作出反應了。於是一些員工便在職工盟協助下成立了海陸集團職工會籌備委員會,並向員工收集到300多封(近9成)員工授權予籌委會與資方對話。
1月31日員工召開第一次員工大會,並決定翌日不論與資方談判成功失敗與否,都會於下午5時在3號碼頭靜坐抗議。2月1日下午,果然有各部門百多員工參加靜坐,當中有些生病的員工也來支援。其中有吊機操作員,閘口控制員,貨櫃司機及維修人員等等,可說是海陸員工第一次大團結行動。當天亦有HIT職工代表來聲援。靜坐行動前後,資方自然用各種方法警告員工不要參加。
.員工力量何在?
第二天,公司部門經理煞有介事地召見12名司機,並向他們解釋美國總公司要求每個部門今年要節省一百萬元,所以司機的花紅也在犧牲之列。即是說資方的立場很明確,並會採取一切「必要的行動以確保公司之利益及股東的投資」。
員工當然也要「採取必要的行動以確保我們員工的利益。」其實資本家也要靠工友的勞動才能有錢賺的,所以只要工友團結一致,用集體力量來影響公司的正常運作,就有可能迫使資方向員工讓步。早前籠塔組就透過一致行動顯示了自己的實力了,僅僅把工作速度放慢兩天,據說已令公司損失幾百萬元了。可見員工團結的重要性。現在海陸員工已成立了職工會籌委會,把各部門的職工團結起來,共同爭取大家應有的權益,實在是向前跨了一大步。
有員工提出,現在年尾是最有利的時機向資方施壓,因為過年之後的幾個月是貨櫃業淡季。如果不好好利用這個時機,過年後就更難取勝了。資方顯然明白這一點,所以一直採取拖延政策。
面對這種形勢,職工會需要作短期及長期的團結工作。最迫切的工作是要員工保持士氣,爭取在過年前迫資本家作承諾。2月8日公司召開員工會議,工會則號召召開與之抗衡的大會,結果出席前者聊聊可數,大多數員工出席了後者,證明員工一直非常團結。現在未必適合立即採取罷工,但是否可以向資方作一些警告性的行動呢?譬如每個部門輪流罷工10分鐘,要求資方盡快答應員工的要求?這些問題當然只能由員工自己詳細考慮決定。
不論這次行動的成敗怎樣,今後員工一定要準備好作長期的團結奮鬥,將來方會有好日子過。長遠的團結工友的工作有兩點:
一、由於職工會初步成立,並未穩固,為了加強團結,大家對於一些只為自己利益打算或一時天真相信資方的工友要耐心地解釋及說服,例如有些員工認為1月29日通告中資方答允員工有2成半加薪幅度也算提高了待遇,但有工友仔細計算過,加薪2成半但增加工時8小時,以月入一萬元計算,改制後收入會比原來減少數百至一千元,因為超時補水從此大大減少了。諸如此類的問題都如果透過各種方式,包括口頭或出版員工通訊向工友解釋,使之打破對資方的幻想就能使員工認清楚,唯一的出路就是團結一致行動,才有較理想的結果。
二、現時海陸的司機分長工及散工兩類,但其實散工都要簽約一年,不過按時薪支付而已。其他什麼福利都缺如。其實他們的工作性質跟長工沒有分別,他們每天都是工作八小時以上的,根本就是長工,只是資方為了省回福利,才叫他們作散工。員工不應分長工短工,只要是海陸的員工就應該是團結對象。散工也應成為工會的一份子,工會也爭取他們應有的權益。這才能打破資方的分化。例如首先就要為散工爭取跟長工一樣的待遇。
(文內若有任何資料不確之處,歡迎員工糾正及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