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期

建立民間的兩岸統一運動

向青

《先驅》第47期,19981

十月底江澤民正式訪美期間,中美雙方發表了聯合聲明,決定致力於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同時美國重申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克林頓表明:美國決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不支持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主張。這對台灣問題有很重大的影響。台灣方面感受到很大的壓力。台灣事實上對中國大陸獨立的狀態,一直是得到美國支持的。有人甚至一直到最近還相信美國會支持台灣正式宣佈獨立。去年春天中共大肆武力威脅的時候美國的反應,更助長了這種可以依靠美國支持來保持獨立的想法。現在這些人覺得被美國遺棄了。雖然中美關係的這個發展並不算是急劇的轉變,更不出乎意料之外,但在這個新形勢下,台海兩岸的人民(尤是台灣人民)實在大有需要進一步探討兩岸關係未來如何演變,而且採取積極的態度促使問題得到妥善的解決。如果人民不起來積極過問,而繼續坐待雙方政府去處理,恐怕將來會出現比過去曾經有過的更嚴重的危機,甚至造成對人民非常不利的結局。

和平解決並無保證

和平統一的原則是近十年來兩岸政府都同意的,但實際上雙方的態度差別很大。真正急於實現統一的只有中共政府,國民黨方面的態度則是「戒急用忍」。中共的目標是把台灣納入它的統治範圍,基本同收回港澳一樣。這自然是台灣方面不願接受的。但是台灣政府顯然沒有力量實現它自己意中的統一方式,甚至到現在還沒有稍微具體一點提出它的統一方案,連個輪廓都沒有。所以它實際上只是在拖延,等待未來可能出現對自己有利的形勢。在中共看來,這種政策就是搞兩個中國,或者一中一台。至於人民的態度,兩岸的情況也很不一樣。台灣人民普遍感覺到統獨問題關乎重大的切身利害,所以許多人都有個立場,站在統派或獨派方面,而統獨兩派之中又都有緩急之分。但由於大家都看到,如果急促實現統一,多分是台灣變成中共統治下的一個地區,類似現在香港的地位,而這是連多數統派人士都不願接受的,所以可以說,現在台灣簡直沒有人急於實現統一。大陸人民對這問題的關切程度比台灣人民低許多,但可以推斷:絕大部份人在原則上擁護統一,主要是擁護和平統一,但同時覺得這是政府管的事情,人民沒有必要特別關心。總而言之,在目前的兩岸,只有中共當局是急於實現統一的,想早日完成「統一大業」,其餘人士即使原則上贊成統一也並不著急,甚至反而唯恐太快,或者在故意拖延。應該承認,兩岸人民這種不急於統一而寧可維持現狀的普遍心理,是很自然,很合理的。問題是:現狀能夠長久維持嗎?人民普遍的合理願望就足夠保證現狀維持下去而不被有權有勢的統治者打破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中共一直堅持:它主張和平統一,但不能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它表示可以等待,但不能無限期等待。它根本不承認台灣人民有權自決,也不承認任何民主自決權。近年它已經不只一次用武力威脅台灣,還不斷鎮壓國內各種民主自決的運動和言論。現在,它所掌握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都增強了,而且還會繼續增強。美國政府明顯地採取了與中共修好的政策,正式聲明決不支持台獨或兩個中國。這讓中共免除了實行武力統一會招致美軍介入的顧慮。在這樣的形勢下,有什麼理由相信中共不會用武力強迫實現統一呢?單靠人民內心裡的和平願望,顯然不夠力量阻止中共動武。何況中共還有可能利用「完成民族統一大業」之類口號煽起大陸人民一時的「愛國」狂熱呢。

台灣軍力不足恃

台灣的軍事自衛力量是不是可以阻止中共動武呢?我相信是不夠力量的。首先,據知情人士透露,台灣當局自己就不認為能夠打敗中共的進攻。他們的戰略計劃只是盡量延長抗戰,令中共付出巨大代價,希望由此引起大陸內部的變化以及國際力量的干預。國際干預的希望現在簡直可以說是等於零了。希望引起大陸內部變化也渺茫得很。除非開戰的時候大陸已經存在著強有力的群眾反戰運動,否則強有力的反戰運動只有到了戰事持久而惡果非常嚴重的時候才會出現。但是,從各種條件看起來,台灣方面想持久抗戰根本極難做到。解答這個問題不能單純計算雙方的軍力對比或者軍事和經濟力量的對比,必須還要考慮到政治因素:考慮台灣各階層人民會不會積極支持抗戰,連軍人和政府人員到了危急關頭會採取什麼態度都要考慮。

既然台灣不夠力量阻止中共最後實現佔領,而中共又提出保持台灣生活方式不變的和平統一方案讓台灣選擇,到了真正開戰的時候,會有多少台灣人願意拼死一戰呢?40年代國共內戰末期的情形值得拿來參考。那時候國民黨方面有不少軍隊倒戈起義,或者自行停戰接受中共改編(北平和長沙的和平易手是最著名的例子),許多文官和國營企業人員也暗中幫助中共來接收,還有不少資本家拒絕跟隨國民黨撤退。那時候,內戰的雙方分別代表互相敵對的階級社會制度,共產黨正式宣佈要把國民黨統治集團連根剷除,把整個社會徹底改造,並且已經在實際進行。在那樣勢不兩立、你死我活的戰爭中,敗勢已定的國民黨方面還有那麼多的人倒向中共方面,現在中共早已轉入資本主義軌道了,到了它的大軍壓境的時候,它那「一國兩制」的方案難道不會發揮很大的吸引力嗎?台灣的資本家早已成群結隊去大陸投資發財,他們有什麼必要支持台灣政府對中共的武裝抗拒呢?在新政府統治下當「愛國」商人,豈不比為舊政府陪葬合算得多?中共早已許諾了保留台灣自己的軍政系統,再加上有香港的實例,這對台灣的文武官員難道不是很大的誘惑?所以,到了中共決心以武力迫使台灣接受統一的時候,它的戰略部署一定不是純粹的軍事征服,而是包括經濟、政治和外交的威迫利誘在內的全面進攻計劃,其中盡量減少實際作戰的必要。它根本不會打算全靠實際打硬仗來摧毀台灣全部軍力。換句話說,台灣的軍事力量作為對中共實際的阻嚇力量,要打很大的折扣,所以是很不足夠的。

問題不容拖延

雖然現在還沒有看到中共要在短期內實現統一台灣的蹟象,但是可以看到中共一直沒有放鬆從各方面施加壓力。如果以為中共會無限期地等待,那明顯是錯誤的。不但它早已宣稱不能無限期等待,而且它面對的阻力正在減少,例如它本身經濟和軍事力量增強,兩岸社會經濟制度趨向一致,經濟聯繫日益密切,國際形勢轉向對它有利。在這樣的形勢下,它可以強迫實現統一的自信心自然加強了。

固然,大陸的國力還不算很強,經濟發展中的問題還很多,社會矛盾更在明顯加深,所以其實並不應該冒戰爭的危險去強迫台灣統一。但這是人民的觀點。中共站在統治者的立場,可能有相反的看法。它可能想靠向外擴張的成就來轉移內部不滿的視線,同時加強本身的權威。這樣的「功業」,對於新上台的第三代統治集團格外有價值。至於戰爭的代價,它可能估計並不太高。這點前面已經談過。無論如何,中共強迫實行統一的威脅始終是存在的,而且最近更加大了。因此,必須正視這個正在加深的危機,要採取積極的態度去應付。

一直到現在,台灣攻府的政策還是一味拖延。它原則上贊成和平統一,但認為時機尚未成熟。它曾經以中共放棄共產主義為統一的先決條件,中共實際上已經做到了(雖然不是因應台灣的要求而做的)。現在台灣宣稱要以「自由、民主、均富」的原則實行統一,但是沒有具體的方案。在自由和民主方面,可以說台灣較大陸勝一籌,但台灣政府並沒有明確要求大陸怎樣。它甚至對大陸人民自發的自由民主運動也並不積極支持,最明顯的例子是89民運。至於「均富」,固然現在大陸已經拋棄這原則了,但台灣難道可以在這方面自誇嗎?台灣政府最新的說法,什麼「戒急用忍」、「漸進用心」、「不獨、不統、不對立」、「要和平、要交流、要雙贏」,無一不顯出拖延的精神。這樣的表現,很難徹底否定人家說它實際是在搞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這樣恰好便利中共打著民族大義的旗號來向它進攻。

至於那種奇妙的見解:一面堅持台獨,一面又強調與大陸友好合作,認為這才是解決兩岸對抗的善法,更是只能助長戰爭的危機,所以連民進黨內許多領導人都反對了。

既然台灣方面不積極爭取統一,規避同大陸作政治談判,就讓主動權完全落到中共手上。等到中共覺得時機成熟,可以動用武力壓迫的時候,恐怕台灣已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了。中共一旦攻佔台灣,就可能改變原先的統一方案,把台灣的地位變成香港一樣,既有中共駐軍,又由中共決定政制和執政者。這不只是台灣人民的大不幸,也是大陸人民的大不幸。只有人民起來干預才可以避免這危機。

需要民間運動

現在初步可以提出民間的統一運動的方針和立場:

1)我們人民現在應該要求台灣和大陸雙方政府立刻無條件地開始談判統一的問題。談判的內容隨時向人民公佈。

2)人民(不論團體還是個人)也要積極對統一問題發表意見,並且爭取機會與任何一方政府討論,特別是在政府的談判有障礙的時候。

3)無論政府間的談判還是民間的討論,都應不限於實現統一時台灣方面怎樣改變或不變的問題,而還要包括大陸方面和全國性的問題,例如國家憲法和統一後的國名和國旗的問題等。

4)要在海峽兩岸都形成強有力的群眾性的統一運動。

5)統一運動的最高目標,是在實現統一的同時,實施由充份民主方式制定出來的新國家憲法。最低目標則是在雙方自願並且充份保證各自的內部自主權的基礎上先行統一起來。

6)民間的統一運動能否自由發展,不受政府壓制或操縱,是測定任何一方政府是否有和平統一的誠意的第一準則。

7)堅決反對用武力手段解決統一問題。對征服行動,兩岸人民要合力反抗,也反對為了統治者的私利而拒絕和平統一,讓人民遭受戰禍。

根據上述的立場,我認為中共政府現在提議立刻開始談判統一的政治問題,台灣政府應該可以接受。中共所提出的一國兩制方案,也不妨作為談判的基礎。台灣方面自然可以一開始就提出針鋒相對的對案,或者對中共的方案的每一條都加以徹底的批駁,更可以要求中共作出更明確的說明,藉以避免踏入陷阱。我認為,不論談判時分歧多大,爭論多尖銳,都不一定是壞事;但迴避問題或不著邊際的空談,則是沒有誠意的表現,那肯定是壞事,應當遭受人民唾棄。至於如果任何一方在談判中蠻不講理或倚勢欺人,把它暴露出來就是向它作有效鬥爭的第一步。

199813

分類:第47期, 台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