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期

世銀建議中國繼續兩極分化

劉宇凡

《先驅》第46期,199711

世銀的《2020年的中國》,表面上關注到中國貧富懸殊、貪污腐敗、弱勢群體、環境污染、失業等各方面問題。其實這一切不過包裝而已。採取世銀的建議,只會令中國的上述問題更為嚴重。因為世銀針對上述問題所開出的藥方,就是全面市場化與私有化。在這個原則下,世銀建議原本應是免費或低價的社會服務,今後都要付費或提高費用:

━━農村水費要提高;

━━取消對醫療價格的管制,使「價格與成本更緊密地掛鉤」;

━━養老金要工人參加供款;

━━「對學生收取更高的學費」;

━━徵收排污費;

━━讓煤價由市場決定;對煤炭、汽油、柴油徵稅以「保護環境」。由於煤是大陸人民的最主要燃料,徵收的煤稅很有可能轉嫁給人民。

大家知道,過去十八年盡管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貧富懸殊也急劇增加,其程度已經比許多發展中國家更嚴重。人民生活日益困難。在這個情況下還要將許多社會服務或關乎國計民生的產品納入商業原則之內,要用者自付,結果只會使人民生活百上加斤。

世銀表面上對待不同階級的人一視同仁,然而,請看看它怎樣保護女工吧。它反對「強制規定男女同工同酬」,因為這只「會促使僱主不願僱用婦女」,結果只是「事與願違」。表面上是為婦女著想,實際上是無條件地迎合資本家的剝削需要。

接著,世銀報告承認,婦女因為生育及哺乳;需要有關的福利。可是,僱主難道會歡迎嗎?當然不會。世銀作出什麼建議呢?迫使僱主設立上述福利嗎?是,但又不是。它的建議是……挖肉補瘡:「允許她們在接受有關福利時,以減少(!)其他福利的形式或以降低工資(!)的方式為這種福利付款。」P.57

世銀極力鼓勵中國進行私有化,甚至認為要「禁止在競爭性部門建立新的國營企業」。世銀承認,這樣「可能會引起失業人數的暫時增加」,但「更加自由化的貿易制度給經濟帶來的長期增長的好處將會遠遠超過短期的調整費用。」

但是,問題在於:怎樣確保國有財產的私有化不致變成官員及商人貪污及化公為私呢?世銀所作的建議,不外是加強法治,甚至主張設立香港式的廉政公署。然而,這一切都只是隔靴搔癢。中國之所以沒有法治,恰恰因為中國沒有民主。政府的統治日益受到世銀及IMF的監督,但完全不受人民的監督。可是,世銀的報告一個字也沒有提到民主。相反,它簡直是一往情深地把目下中共政權視作最佳的合作伙伴,對它的專制統治不加絲毫批評。世銀這種做法,客觀上不僅是繼續鼓勵和縱容中共的專制統治,而且是鼓勵和縱容各級官員在私有化浪潮中貪污舞弊,化公為私。

世銀之所以鼓勵中國私有化,是基於新自由主義的經濟學。新自由主義的經濟學家往往認為私有企業的效率一定比國有企業的效率高。這並不符合事實。中國以及世界上都有很高效率的國有企業。其次,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所謂的效率,往往只是微觀意義上的效率,即個別企業的盈利能力或勞動生產率,而沒有計算社會成本、環境成本、人類健康等代價。私營企業如果取得「高效率」,往往是以加重工人勞動強度、污染環境、危害消費者或公共安全等為代價。所以,如果把這一切計算進去,那麼,私有企業一定比國有企業更有利於人民的說法就不攻自破。

世銀知道私有化將造成幾千萬工人失業。它以「將來會變好」來安撫人們。可是,這種安撫只是空話。倘若將來諾言不兌現,你們世銀會來負起責任麼?到時世銀會取消中國所負的債務麼?還是只會加緊追債?事實上你們過去幾十年在第三世界所推行的新自由主義政策,成功的少,失敗的多。世界平面上的貪富懸殊不是減少了,而是大大增加了。有什麼證據證明這種私有化的冒險在中國會有成功的希望?

要知道,中國以千億計的國有財產,是中國工人,而不是資本家━━在命令經濟時代根本就沒有資本家━━所創造的。因此,處置這些財產的權力也應歸他們所有。現在,世銀與中國政府合作推行的私有化,其實就是一種最大規模的搶劫,把屬於人民的財產化為官員與資本家的私人財產。對於這種令人髮指的剝奪人民財產的行為,我們普羅大眾決不答應!

世銀又鼓勵中國向外資完全開放市場,認為讓中國企業同外資自由地競爭,對雙方都有莫大的好處,這種觀點也是很有問題的。中國國企經營不善,需要改革,這是事實。過去命令經濟下,太缺乏競爭,也是事實。可是,從全無競爭走到完全「自由地」同外資競爭,這只是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而已。要知道,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994年只有530美元,而美國卻是25000美元。中國政府及企業用於科技研究的經費,無論如何是遠遠比不上人家的。就以菲林(國內稱膠卷)為例,中國的樂凱公司的科研資金一年不過300萬美元,而美國柯達公司的數字是13億美元,二者怎能真正公平競爭?這是小孩與恐龍的競爭而已。正因為這個原因,中國許多民族工業近年已逐步被外資排擠而開始衰落,包括啤酒、彩電、醫藥、自行車、造紙、輪胎、集成電路、個人通訊等。這樣一種「開放」,對工農群眾來說都是害大於利。

中國需要改革。但需要的不是一種方便官員與資本家發大財,而人民連起碼政治自由與就業保障都缺如的改革。中國需要的改革,是一種讓勞動人民掌握政治及國民經濟的最高管理權的民主改革,一種既不讓官僚也不讓金錢勢力掌控一切的改革。

分類:第46期, 全球化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