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期

西北鐵路之三港 ━━ 1.港人慷慨 2.港官無能用 3.港英陰謀

陳森泰

《先驅》第41期,199612

港人對九七前港英不斷推出的大型基建項目,一浪接一浪,被弄到目不暇給,眼花瞭亂,感到不知所措。更有可能在不同意的情況之下、慘被強迫默許承認。而所承擔的胡塗賬,極有可能會導致市民在未來的歲月中、要蒙受加稅來還債之苦。

西鐵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先從港英治港的角度來看,還有不夠一年的管治權便要拱手相讓。對當慣家的人,總不免有點酸溜溜的。以港英一貫立場,還會為這塊「傷心地」的前途設想嗎?倒不如從「最後機會」的角度著眼,看有什麼能夠賺快錢、賺大錢的項目,甚至乎賺不到錢、也要來個搞亂檔攤子,好等將來特區政府無法收拾殘局時、港人便會懷念「英治」時代的光輝日子,認為「港治」不如「英治」好,從而達到了意識上的無形收益,豈不是更符合了它的慣性、一貫殖民主義的作風?

明知項目龐大,又要跨越九七,卻在此時提出要撥巨款興建,更在未有諮詢港人的意見之前,便強硬拿了港人幾億元送給顧問公司,可謂明目張膽,罪大惡極。雖然治港的日子不多了,也不應該一次過把港人的錢騙盡、搶光。

從市民、特別是住在新界西北區的居民的觀點與角度來看「西鐵」這件事,有部份認為港英現在要花的好像不是自己的錢,不過是港人多年來納稅累積起來的儲備。只要交通有所改善,對日常生活做成方便,正求之不得、何樂不為。至於工程造價多少,何來龐大經費,建成後有何經濟效益,最終由誰來付賬,最後是誰人得利,個中是否另有文章等等,一概問題都不會考慮,只從個人立場或觀點去評論、和爭取。這都是反影出典形的、自私的、兼「容易受政客、貪官利用」的一等愚民本色。精明的港人應該看清楚每件事的內裡實情,切勿人云亦云。

港人細想,西鐵解決了交通擠塞之後,便什麼問題都沒有嗎?至於票價、與日後票價的加幅市民是否能夠負擔得來,和服務質素是否合理?以地鐵、輕鐵為例,西鐵一旦建成後,日後的煩惱必定接踵而來。

全職搜集資料及製定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港府官員,對整件事應該比較一般的市民有深入的了解,並應持有較準確的數據。更應忠實地向市民公開詳情,無奈基於某種原因,不僅沒有向市民交代肺腑之言,卻報以口不對心的廢話連篇,不知道港英高官要騙市民到何時?

九四年港府發表西鐵的估計造價是三百二十億,九五年評估為六百三十三億,九六則評估為七百五十億。對於這樣離譜升幅的估價,港府從未向港人解釋和交代,好像當港人全部及全數都默許接納似的;也好像港人是前生欠了他/她們的,港人何等慷慨!市民可知從三百二十億增加到七百五十億所多出的四百三十億,六百萬港人平均每人要多付出七千多元。記憶所及每年的東華三院籌款,及歷來的救災捐款行動,數不出有多少次是超過一億的。難道市民對這些誇大的天文數目字都聽慣了、麻木了,一點反應都沒有了。

市民應吸取港府當年興建地鐵的經驗。眾人所知,地鐵每年盈利都不斷增長;但不明的是每年所加的票價也高過通漲。它們的帳目好像有些永遠還不完的債務似的,也好像不受任何監管或無人有權過問它的運作、與經營成本等。這樣龐大的公共事業,每年增加的營運成本(支出)與票價收入相比,向乘客提供的服務則有每況愈下的感覺。頻繁的失誤,不管是人為或者是機件故障,市民對它們藉辭推責態度,極表不滿;可惜由於選擇不多,不滿也得繼續乘搭、無奈;不少市民更質疑地鐵的存在到底是謀取私利還是服務港人。

輕鐵何嘗不是繼地鐵後一錯再錯的例子,它的失敗令市民一提起便扯火、也是直接促成西鐵需求之另一原因。輕鐵可以說是香港的一個世紀大陰謀(肯定列入十大),是港人九七後一定要追究的事。內裡可能充滿著多不勝數的斂財、貪污、行政失當、管理無能、隱瞞真相等事件。市民只需稍微留意不時出現的交通意外,輕鐵發言人解釋時,不難一眼便看出他/她們在講大話。雖然其他的公共事業發言人也是講大話能手,嘴臉也是很難看,卻不及輕鐵的看來明顯而已。

如果真的要在九七前落實興建西鐵,港人應否再犯相同的錯誤呢?像西鐵這樣龐大的項目,如果事前造價含糊、經營方針及有關監管等細節未能確定,便提前要動工,恐怕到建成後造價可能要超過一千億、兼且要還債也還個不完,票價加個不停,那怕到時候是誰最得益、誰最受苦?到頭來是慷了他人的慨、還是自己的呢!

西鐵表面看來被吹噓成急不容緩的事,但事實是否如此?屯門公路大塞車是否有人為因素存在?市民看事情不能太表面化,思想太單純會給壞人有機可乘。只要香港永遠是我們的家,何急之有?何不按步就班來做好建設的事,凡事在事前做足準備工夫,會省卻無謂的花費;何況錢也不是容易賺回來的。這樣大的項目,要急也急不來,何必聽進奸人讒言,被急於離港的騙徒騙盡搶光。

港人如果繼續誤信別有用心的危言慫聽,便會上完一當又一當。至於基建是否為港人而設,市民應該考慮背後的動機,提防被人以「最後一鋪」的陰謀一次過騙光才好啊!誰願意見到九七後有人在外地揮霍港人的血汗錢,港人則要為了他們詭計得逞而捱窮。九七後將會揭發多少宗港英臨行前作的壞事,未可預知;但九七前對明知有問題的事件,港人萬萬不能對「趁火打劫」的賊人視若無睹、不要自己「臨近天亮、才光著眼撒尿」。

市民只要留心聆聽一些貪官的發言(可以錄影電視片段留作重播參考),加上觀察其行為,不難發現他/她們經常前言不對後語,說一套、做一套,語無倫次,自打咀巴,自欺欺人的實例更是多不勝數。有些在電視鏡頭前的表現,明眼人或稍諳世故的一看便知他/她們「開大、開小」了。奈何一般不善用腦、不分青紅皂白的卻對此無動於衷,不識欣賞演技,十分可惜。

單看某些官員的嘴臉,已令港人懷疑九七後他/她們的存在價值,並且對其過渡的重要性有所保留。不談九七因素,香港官場也經常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公務員是否由原幫人馬過渡不重要,反而九七後在職公務員是否能幹、真心為港人做事才是要優先考慮。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中國數千年歷史的實證。人才濟濟的香港,市民最不需要是「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自高身價的無恥之徒為自己打算、多於為市民服務。從「梁銘彥」事件來看,港英一直未公開個中內幕、更不惜自毀自謂的親民的形象。這應該不是港人期望向港英為港人九七後爭取的民主吧!中下層之公務員過不過渡不重要,最重要是高層的最好一個都不要過渡。不幸的過渡了也要重新評估啊!

真正有用的清廉公僕在任何時刻都會對社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不是本身無用、無能、什麼都不懂、只懂得斂財、吹噓自己、靠「過渡」名堂來自高身價、威嚇市民、藉辭保位的貪官,真的有能力維持香港九七後的穩定繁榮。港人應該考慮如果保留這些「前朝」的孤臣孽子,是會助長九七前港英種下的陰謀、禍根,讓它們繼續萌芽開花;最終令港人利益受損。總括一句,無能用的貪官,九七後無一個能夠再被港人所重用,用來殺雞還勉強可以。

九七前的殖民高官,所謂靠得住、有用的,都是從他/她們老板的角度去看而已。到底是否真正有用、為香港平穩過渡做點好事,又還是庸劣之輩,及時為英人祖家和個人多斂點財、又或是用來佈局搞亂九七後的港事,市民不能不深入細看詳情,切不可被無聊的報導吹噓某人、而被奸細瞞天過海,九七後繼續留港胡作非為。

打一個商業比喻,如果一家公司被同行的敵視收購了,這家被迫賣出公司的老板是否還會留最有用的員工給下手的老板服務哩?大家都心中有數,留下來的不是「無能用」的,就是無一能用之輩。政治上的運作當然是會比較商業上的來得黑暗,所以市民不應凡事只看表面,只聽單方面的便自以為是。有些笑面迎人的高官,實際上他/她們的所作所為、不足為外人道的醜聞有傳媒已經報導過,還有部份的愚民要扮作無知;當然有部份是真的仍然不知;而另有部份則學人扮民主,要支持港英委任的人選、及盲目地抗拒真正為港人做事的合適人選,實行來個錯到底。

九七前常聽到有人出言威嚇,九七後有人不遵守中英聯合聲明、便會將其罪行公開告諸全球人類,包括聯合國等,對其罪行加以譴責並制裁。但卻從未聽過:九七前如果有人因為離港在即、藉權仗勢,暗偷明搶港人的血汗錢者,世人是否會出來作個公道的見證,如何對付犯法者「監守自盜」,或者會袖手旁觀!難道九七前港英在港所犯的法就能夠說得過去嗎?而「世人」又是否只指歐美列強的世人?或者是指世界各地的人,包括香港人、中國人在內?市民好自為之吧。

港人尤其是要對某些在九七前已經收拾好行裝、在祖家鋪好後路、只等賺完最後一筆最大的不義之財,便隨時逃出香港的洋人高官的一切言行,要加倍小心處理。發覺做得太過份的,要大聲疾呼,踢爆其陰謀,喚醒港人,即時以法對付。也可透過「電腦上網」,公開其罪行給全世界人知道,以保障港人的利益。

分類:第41期, 政經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