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期

由《女性的崛起━━當代美國女權的運動》想起

何水

《先驅》第43期,19974

在近代世界女權運動史上,中國婦女從未烙上過她們的痕跡。中國婦女問題研究者李小江說過:中國婦女是給人解放的。這個「給人解放」的評語,很能解答中國婦女至今仍處屈從地位的問題。現在在經濟改革大潮下,她們連那些曾由「解放者」給予的權利也蕩然無存,各種在封建社會才有的壓迫婦女的現象再次叢生。那麼,中國婦女解放的未來究竟還有沒有希望呢?王政撰寫的《女性的崛起━當代美國女權的運動》,給予了這問題一個啟示性的參考答案。

第一次美國女權運動的成就

美國女性崛起的全部歷史,就是一部抗爭史。她們在參與一切重大的美國社會運動中,認識到自身屈從地位的不幸,而只有向男權社會宣戰,她們才會獲得權利。王政通過究研美國女權運動的歷史,對此深有體會,她說:「我發現美國婦女對性別歧視的敏感度比我高,她們剖析批判的許多性別歧視現象中國也存在,只是我以前不覺悟罷了。我看到她們的每一項社會進步都是她們自己鬥爭得來的,而我卻沒有為自身的解放做過多少努力。在這種不斷的比較對照過程中,我也越來越被她們的自覺鬥爭精神所吸引。」(擇自《女性的崛起》前言,下文擇引均來自此書。)

中國婦女大多不敏感被歧視的對待,原因簡單,因為在中共長達三十多年的封閉式專制統治下,「給解放」的中國婦女,只能領受中共官方給予的婦權,即美其名為「婦女能頂半邊天」。其實質是假為革命事業貢獻之名,把婦女被壓迫的真相掩藏起來,毫不照顧婦女的獨特要求━━片面地說男人可以做的,女人也應該要做。婦女是沒有獨立的權利的。

通過《女性的崛起》的介紹,人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與中國婦女解放道路恰恰相反,美國女權運動由開始就與社會運動掛鉤。絕大多數的女權先驅份子,首先是人權份子,繼而認識到婦女無權狀態才成為女權主義者。18487月美國歷史第一次婦女權利大會通過了《觀點宣言》,它完全按照《獨立宣言》中的民主、自由、平等、獨立的理念而撰寫的,宣稱女子與男子生而平等,反對對女性絕對專制的制度。這個宣言就是美國第一次女權運動的總綱領。

有了鬥爭目標的美國女權運動,奮鬥的道路絕不平坦。她們受到社會上強大敵對勢力的圍攻!婦女領袖們亦成為全國嘲笑和耍弄的對象。《觀點宣言》起草人斯坦頓本人,既被父親遞奪財產承繼權,又被作為廢奴主義者的丈夫公開反對。此時鼓吹女權的先驅者,一方面是「男人」的敵人,另一方面又得不到廣大婦女的支持,更被認為是無事生非之徒。其處境之艱難苦悶,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即使在這樣惡劣的形勢下,女權運動所爭取的「給予已婚婦女財產權法案」,在1860年獲得了美國14個州的支持及通過。堅持鬥爭的結果,總算是拿到了一些有價值的成就。

雖然「財產權法案」給通過了,但對於廣大婦女的無權狀態,猶如杯水車薪,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美國第一次的女權運動,挫折重重,標誌婦女能參與社會決策的政治權利━━選舉權,仍要抗爭多59年。在這長達一個甲子年的時間當中,婦女積極參與各種社會運動:為防止男人醉酒打女人的禁酒運動,為救助貧窮無依人士的社會福利活動,為婦女勞工爭權利的婦女工會運動等等,都為婦女參政創造條件。因為美國婦女在各個不同的社會運動中,提高了地位,更在這不同領域的鬥爭中,認識到政治權利的重要性,於是,婦女選舉權運動由此而得到擴大起來,最終在1919年獲得。

獲得參政權是美國第一次女權運動最大的成就,可是,它並未由此而解決傳統「婦女領域」的桎梏。直至60年代,第二次女權運動的爆發,美國婦女才真正能夠衝擊這種傳統枷鎮。然而,無論如何,第一次女權運動的成果是不可忽視的。

第二次美國女權運動的影響力致於東方

歷來的中國婦女並不如美國婦女那樣,在不同層份的社會活動當中,發揮過影響力,即使在革命時期,中國婦女還不能催生出獨立的女權運動。這當然可以歸咎中國革命客觀形勢,特別不利女權發展的緣故。然而,中國婦女的無權狀態,無疑是她們沒有推動各類社會運動,以及欠缺獨立鬥爭運動的結果。

美國女權運動就大大不同了,無論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的女權運動,婦女都是強大的社會運動的積極參加者,有時甚至是領導者。波瀾壯闊的民權運動,是一場反對種族歧視,爭取黑人平等權利的運動。廣大的黑人青年,不論是男是女,都以大無畏的精神,參與了這場運動,其中的黑人婦女,常常走在鬥爭的前線,冒著坐牢,以致被白人毆打、謀殺的危險,積極推展運動。由此而得到白人青年,包括為數不少的白人女青年的同情和支持,最後更踏上平權運動的鬥爭道路,在這鬥爭路途中,即催生了第二次美國女權運動。

婦女在參與這場平等權利運動的過程中,不住地發現自身依從的地位,她們若要在民權派領導層受到尊重,很多時她們只能通過與男性領袖的個人關係,這種關係一旦喪失,無論她是多麼富有才能,她的意見也不會被人認真看待。在日常的工作中,她們常常被委派到傳統女性擔任的職務:例如打字、文件整理、煮開水、清潔等等。民權運動中的性別歧視,深深地剌痛了女民權運動者,尤其是最富於鬥爭精神的黑人婦女,敲響了聲討大男人主義的警鐘,催生了民權運動中的性別歧視報告書,報告書結尾這樣說:「也許一些婦女將開始認識到日常生活中的歧視;也許在將來某個時候這個運動中所有婦女警覺起來,迫使運動中其餘的人停止歧視行為……」(P.80

沒有人會預料到,這個報告書會成為當時進步的民權派━━學生非暴力協調委員會,6411月大會期間的笑料,有黑人學生更笑稱:「學生非暴力委員會裏女人的唯一位置是俯臥。」(P.80)這種對女權的輕蔑,加強了美國婦女的獨立爭取權利的意向。因為,如果不徹底批評傳統「婦女領域」的意識形態,不把婦女權利當作獨立問題來爭取,婦女就無法擺脫男權主義的掣肘,永遠屈從下去。

第二次美國女權運動的影響,更廣泛,更深入,她的勢頭迅猛,衝擊著美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個領域,是一個獨立的、多樣化的婦女運動。這個形勢一直維持了二十多年,她的成果更普及到東方地區,例如台灣女權運動,其中大部份的女權運動領袖都留學美國,深受女權主義影響,回國後致力鼓吹女權。

中國大陸的婦女難道不也有很多留學美國嗎?她們的潛力會低於台灣婦女?

結語

全世界的婦女都應該起來反抗壓迫、歧視,美國女權運動的每一步勝利都來得不易,女鬥士們都在屈辱、嘲笑、苦悶中掙扎過來。我們大概可以相信,假如中國婦女亦能拿出勇氣,拼力抗爭,她們的困難絕不會少於美國姊妹們。然而,中國婦女不鬥爭,還有什麼出路呢!美國女權運動是一個很好的經驗。王政女士撰寫的這部當代美國女權史,猶如序言表述的意思那樣,是以中國人的視角,第一次全面而深入到研究美國女權運動,這對讀者將有所裨益;筆者認為,對中國女權運動往何處去,則是富有啟迪作用的。

1997322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