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期

工人階級日漸式微?

許由

《先驅》第41期,199612

在各種否定工人階級革命的理由中,其中一個是認為,那個被馬克思寄托革命希望的階級,即工人階級,由於現代資本主義(或者是「後工業社會」、「後福特主義社會」,隨你的便)的發展,已經變成了人口的少數了;填補空白的是數量龐大的「新小資產階級」、「新中產階級」等等。甚至在一些仍自稱服膺馬克思主義的學者眼中,白領,或者是所有非生產性的僱員,都不是工人階級(註一)。而箇中的根據,則五花八門,有人拿收入甚至消費模式作標準,有人拿「社會地位」作標準;有人著重從職業劃分入手;有人更著重意識形態,尤其是自我評估(所以教師之所以被列為中產階級,是因為他們自視如此)。

白領是不是工人階級?

所有這些標準,不論其自身有多大參考價值,都不該是階級劃分的主要標準。構成誰是屬於哪個階級的標準,主要應當是生產關係上佔據何種位置。資產階級之所以是資產階級,是因為他們佔有生產資料,並且通過僱佣勞動來增值資本;工人階級之所以是工人階級,是因為他們不佔有生產資料,因此經濟上不能不以出賣勞動力(不論是體力上的還是腦力上的)來換取消費品。根據這個標準,不論是白領還是藍領,不論是生產性僱員還是非生產性僱員,都應當算作工人階級。

在十九世紀,很難把整個「白領」列為工人階級,因為當時企業規模一般不大,每個企業的白領人數不多,而且不少都同老闆有較親密的個人關係;他們的出身也往往不是工人階級的家庭,不一定是由於欠缺生產資料而不得不出賣勞動力;他們所擁有的專業知識,也使他們較容易得到超乎生活必需的收入(即超乎補償勞動力生產與再生產的費用;後者是一般工人的工資。工人的工資再多,一般也不會超過補償勞動力的生產與再生產的費用),甚至有可能積累一些小資本。

廿世紀下半葉經歷了一次辦公室革命,有人形容為「辦公室的工業化」,有人稱之為「白領的無產階級化」。總之,機械化、自動化加上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使絕大部份白領同藍領的差距大為減少了。很多白領的工作同藍領一樣重覆、沉悶,所要求的技術訓練也不高;在收入方面,甚至出現一些白領工資比藍領還低的情況。此外,中學普及教育打破了從前知識為少部份人壟斷的狀況,使全部年青人,不論貧富,都有機會獲得基礎知識,也就是說,使充當白領的候補人選大大擴及工人階級的青年。換言之,普及教育使勞動力━━不論是藍領還是白領━━的再生產的條件趨於均一,造成了白領與藍領的工資也趨同。馬克思很早就預言了資本主義這個趨勢(註二)。所以,除開那些收入多到足以多少積累資本的高級行政人員之外,大部份白領同藍領一樣都是工人階級。

商業勞動與生產勞動

有些人根據現代資本主義中,工業勞動人口的減少而服務業勞動人口日增的事實,便得出馬克思主義有關兩極分化、工人階級日漸增加的論述已經過時的結論。其實這是誤解了馬克思的理論的結果。首先,有一些被流行經濟學列為服務業的行業,如運輸及通訊業,其實列為工業較為正確,因為這些部門也像製造業一樣能使商品增值(註三);

其次,在純粹流通的領域,例如廣告、銷售等等,雖然它們的僱員並沒有創造價值,可是他們的勞動是使價值得以實現(把商品賣出,才能使包含在內的勞動成為社會所承認的勞動,而不是無用的勞動)的必要勞動,同時,一切有關生產工人的基本規律(不佔有生產資料使他不得不以出賣勞動力謀生;關於工資的規律;資本積累與就業的關係等等)一樣適用於商業僱員。所以馬克思說:

「從一方面說,一個這樣的商業工人,和別的工人一樣,是僱佣工人。第一,因為這種勞動是用商人的可變資本,而不是用作為收入來花費的貨幣購買的;因此,購買這種勞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替私人服務,而是為了使預付在這上面的資本自行增值。第二,因為他的勞動力的價值,從而他的工資,也和一切其他僱佣工人的情況一樣,是由他那種勞動力的生產費用和再生產費用決定的,而不是由他的勞動的產物決定的。」(註四)

資本主義的歷史告訴我們,工人階級從來沒有固定的職業結構;在馬克思時代,工人階級的核心是紡織工人;到了廿世紀初,核心換成了鋼鐵工人;到了卅年代,汽車及摩托車工人又取而代之。在廿一世紀將臨的年代,自然可以想像產業工人進一步收縮,而服務業工人進一步擴大,可是,服務業工人在基本利益取向上,看不出同產業工人有何根本分別。就以加入工會為例,從前白領的工會化程度很低,可是戰後以來已經高速增長,例如英國,白領工會會員佔白領人口比例,1911年是 21.1 %1968年是32.6%,到了1979年已經達到44 %。雖然一般比產業工人的比率低些,而且在八十年代起,由於長期的衰退而造成失業,大概會使白領工會會員人數下降,可是,整體來說白領像藍領一樣組織工會,發起罷工,而且像教師、護士、社工等的工會,甚至可以發起很有戰鬥性的罷工。把他們列為「小資產階級」,將之排擠於工人階級之外,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根據馬克思的原本定義,同時根據社會經濟的實際發展,只可以說工人階級的數量是在增加,而不是減少。據此匡算,全球工人階級達到十億以上。

除了數量之外,還有質量的問題。要知道,一個社會集團的能力,並不是同它的數量成正比的,而是同它在社會生產中的位置成正比的。即使傳統的產業工人數量下降了,他們仍然有足夠手段把資本主義經濟陷於癱瘓。學生即使把全部大學關閉和進行罷課,也不能癱瘓資本主義;可是,只要交通運輸工人、燃料動力部門工人起來罷工,就能夠做到這點了。甚至可以說,由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令到產業部門工人數量下降(以較少勞動也能產出比前更多的產品),結果是使每個工人所推動的資本額是大了而不是小了,換言之,每個工人的重要性是增加而不是減少了。只有在那些夕陽工業部門,即那些經歷著生產力萎縮的部門,那兒的工人才是式微的工人。

階級與資本主義生產

現在我們再來談談關於劃分階級的標準吧。簡單拿「收入」多寡來劃分階級,就會很容易把性質不同的「收入」都混為一談,例如一個教師的薪水,可能跟一個外匯小炒家的相差不很遠,可是二者的性質大不相同,一個是勞動力生產與再生產的費用(在這裡是指精神勞動),而另一個卻是剩餘價值的再分配。這個差別引伸出來的社會經濟規律也完全不同,混為一談只會妨礙人們的認識。

簡單拿所謂社會地位(或是否受人尊重)來劃分階級也同樣不能令人滿意。教師在不少地方都受人尊重,可是他們的收入卻往往不高。至於根據「思想」來劃分,那就更浮游不定了。歷史上同一社會集團在不同時期與不同輩代之間,在思想上都有巨大差異,若按思想劃分,就等於說階級這個概念不含有任何客觀性了。尤有甚者,可能會變成像毛澤東時代那樣,誰是什麼階級,決定於誰是否「擁護毛澤東思想」了。

這些劃分標準之所以比不上根據社會生產的關係來劃分,正正因為前者不能像後者那樣,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同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不同之處。在所有前資本主義的社會中,生產者都是同生產資料結合的。奴隸的生產方式中,生產者(奴隸)變成為生產資料的一部份,都為主人所佔有;在自耕農的生產方式中,農民直接與自己所擁有的土地結合;在封建的生產方式中,雖然農奴需要人身上依附領主並要負擔封建義務,他們仍對所領土地有一定佔有權。資本主義是歷史上唯一種把生產者(工人)徹底同生產資料相分離的生產方式。當初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用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強迫農民和小手工業者紛紛破產,成為一無所有的早期工人。

工人階級的兩重身份與自動化

說明這一點跟我們的主題有何關係?只有了解到資本主義與工人階級的關係,了解到什麼是工人階級,才能了解工人階級的前途。越多人口同生產資料相分離,成為工人階級,不僅為資產階級增加可資剝削的勞動力(如果社會上人人都有自己獨立的謀生手段,資本家就不可能僱到工人),而且還為資產階級所生產的商品提供相應的購買力━━要知道工人同自耕農不同的地方正正是前者的幾乎全部生活必需品都要從市場買回來。換言之,工人階級作為生產者,是資本增值的來源;工人階級作為消費者,則是商品資本賴以體現其價值的必要媒介。

一直以來,有一些學者認為工人階級將隨自動化、電腦化和機械人化而式微。(註五)假如他們懂得上述資本主義的特點,就不會不知道,假如技術革新會使工人階級式微,就同時表示資本主義也會式微了,因為在工人階級式微之後(人數要有非常劇烈的減少,才能稱得上式微吧?),誰來買資本家的商品呢?機械人會買嗎?沒有人買商品,或太少人買,資本主義驚人的勞動生產率所創造的巨量商品,就變成資本家的負擔,而不是實現利潤的媒介了!這樣資本主義還能生存嗎?

關於自動化的趨勢,以及完全自動化同資本主義的矛盾,馬克思早就1858年的《經濟學手稿》就曾經預言了(註六)。馬克思可說是比現代許多經濟學家更能洞悉資本主義的前途。反倒是那些預言自動化將使工人階級式微的學者,現在更能證實其錯誤了。在八十年代,機械人大概使一些受影響的行業縮減了人手。但這沒有計算由於自動化而同時帶動起來的行業及所增加的就業機會。近年來,甚至發生逆轉。最近一家日本汽車公司削減使用機械人,因為其成本比僱佣工人還要高。

工人階級的解放

在六、七十年代,不少人懷疑馬克思關於「工人階級是最革命的階級」的說法,認為資本主義的消費社會以及大眾傳媒已經成功地痳痺了工人階級(註七);到了八、九十年代,不少人一面繼承「現代工人階級已喪失革命能力」論,但另一面則並不像六、七十年代的新左派那樣轉而寄希望於知識份子及學生,而是像改良主義者那樣,認為工人階級本來就不應革命,革命只會變成專制等等。

我們不能在這裡充份回答上述見解,只能簡單指出:

我們自然不能低估資本主義在消費、文化、教育各方面對工人階級的痳痺作用;但是,說工人在工餘的有限幾小時的讀報、看電視所帶來的痳痺作用,足以完全抵消他整日在工作單位受到壓搾、監督所產生的對資本的反感,足以抵消他在經濟週期中所經受的不安全感,那是既背離事實,又欠缺理論根據的。

馬克思說:「如果社會主義的著作家們把這種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作用歸之於無產階級,那末這決不像批判的批判硬要我們相信的那樣,是由於他們把無產者看做神的緣故。倒是相反,由於在已經形成的無產階級身上實際上已完全喪失了一切合乎人性的東西,甚至完全喪失合乎人性的外觀,由於在無產階級的生活條件中,現代社會的一切生活條件達到了違反人性的頂點,由於在無產階級身上人失去了自己,同時他不僅在理論上意識到了這種損失,而且還直接由於不可避免的、無法掩飾的、絕對不可抗拒的貧困━━必然性的這種實際表現━━的逼迫,不得不憤怒地反對這種違反人性的現象。由於這一切,所以無產階級能夠而且必須自己解放自己。但是,如果它不消滅它本身的生活條件,它就不能解放自己。如果它不消滅集中表現在它本身處境中的現代社會的一切違反人性的生活條件,它就不能消滅它本身的生活條件。它不是白白地經受了勞動那種嚴酷的但是能把人鍛煉成鋼鐵的教育的。問題不在於目前某個無產者或者至整個無產階級把什麼看做自己的目的,問題在於究竟什麼是無產階級,無產階級由於其本身的存在必然在歷史上有些什麼作為。它的目的和它的歷史任務已由它自己的生活狀況以及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的整個結構最明顯地無可辯駁地預示出來了。」(註八)

一句話,工人作為受剝削的階級,使他有必要反抗資本;工人作為現代化大生產的階級,使他有能力在奪回生產資料之後實行聯合的民主自治和管理。這條解放道路,實踐證明,是非常曲折艱險的。可是,從世界工人運動中不少人仍然堅持社會主義信念,從外國仍有很多學者服膺真正的馬克思主義並努力研究俄國革命及其他革命墮落的原因看來,應當相信,馬克思主義決未死亡,相反,它仍是生氣勃勃的呢!大有可能,經過嚴格的科學探索和堅決的現實奮鬥,它有一天是能夠找到真正出路的。

1996111

註釋:

註一:參看N Poulantzas, “classes in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London, 1975。如果根據他的理論,美國的工人階級只佔勞動人口的二成,而新小資產階級佔到七成了。

註二:「真正的商業工人是屬於報酬比較優厚的那一類僱佣工人,他們的勞動是熟練勞動,高於平均勞動。不過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進展,甚至同平均勞動相比,工資也有下降的趨勢。這部分地是由於事務所內部的分工;因此,勞動能力只需要得到片面的發展,並且這種發展的生產費用部分地說不需要資本家耗費分文:工人的熟練程度會通過職能本身發展起來,而且分工越使它片面發展,它就發展越迅速。其次,這是由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越是使教學方法等等面向實踐,隨著科學和國民教育的進步,預備教育、商業知識和語言知識等等,就會越來越迅速地、容易地獲得,越來越普及、越來越便宜地再生產出來。由於國民教育的普及,就可以從那些以前沒有可能幹這一行並且習慣於較差生活方式的階級中招收這種工人。這種普及增加了這種工人的供給,因而加強了競爭。因此,除了少數例外,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進展,這種人的勞動力會貶值。他們的勞動能力提高了,但是他們的工資下降了。」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馬恩全集第25335-336頁。

註三:「隨著勞動過程本身的協作性質的發展,生產勞動和它的承擔者即生產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擴大。為了從事生產勞動,現在不一定要親自動手;只要成為總體工人的一個器官,完成他所屬的某一種職能就夠了。」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馬恩全集第23556頁。

註四: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馬恩全集第25326

註五:參看Andre Gorz, “Farewell to the working class", Pluto Press, 1982. Daniel Bell, “The Coming of Post Industial Society." New York, 1973.

註六:「隨著大工業的發展,現實財富的創造較少地取決於勞動時間和已耗費的勞動量,較多地取決於在勞動時間內所運用的動因的力量,而這種動因自身━━它們的巨大效率━━又和生產它們所花費的直接勞動時間不成比例,相反地卻取決於一般的科學水平和技術進步,或者說取決於科學在生產上的應用。……現今財富的基礎是盜竊他人的勞動時間,這同新發展起來的由大工業本身創造的基礎相比,顯得太可憐了。一旦直接形式的勞動不再是財富的巨大源泉,勞動時間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財富的尺度,因而交換價值也不再是使用價值的尺度。群眾的剩餘勞動不再是發展一般財富的條件,同樣,少數人的非勞動不再是發展人類頭腦的一般能力的條件。於是,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生產便會崩潰,直接的物質生產過程本身也就擺脫了貧困和對抗性的形式。」馬克思,《經濟學手稿》,馬恩全集46卷下冊217218頁。

註七:參看Herbert Marcuse, “OneDimensional Man." Boston, 1964.

註八:馬克思,《神聖家族》,馬恩全集第244-45

註九:馬克思,《所謂國際內部的分裂》,馬恩全集第1836頁。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