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文獻

關於支聯會跨越九七的問題

先驅社

《先驅》第35期,199512

還有一年多一點的時間,香港就回歸中國。在這個重大改變中,支聯會能否跨越九七的問題,一再被人提起。

雖然已經有個別支聯會領導人講過不會在九七後在中共壓力下自動解散,但這明顯地是不夠的。問題不僅在於不去自縛為奴,而且更在於敢不敢抗爭到底。有些人認為,如果中共真的橫加取締,我們也無法可施。這是宿命主義立場,決不是民主抗爭的立場。不戰而降只會在道義上敗壞民主運動,同時大長統治者的威風。相反,努力奮鬥,即使暫時失敗,也是雖敗猶榮。何況,所謂「必敗論」也並非很有根據。如果單從香港一隅,那自然很難得到勝利。但問題恰恰不能單從香港一隅去看,而應當從全中國大陸的角度去看。

大陸人民比香港人民更不滿中共的統治,求變之心更為強烈。在估計力量對比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把大陸人民作為我們的後盾。根據這個原則,就不能認為九七後支聯會一定無力抵抗中共的取締企圖。即使大陸人民未能及時響應,即使中共暫時成功取締了我們,我們也要以各種方式繼續同它鬥爭到底。如果有必要的話,也不害怕觸犯什麼《基本法》或者其他惡法。保衛支聯會的合法存在的原則,高於守法原則,高於任何領導會員的個人名位,也高於任何黨派利益。這是支聯會有必要公開地、高聲地堅持的原則。任何人不敢公開採取這個立場的,就等於宣佈自己不是民主鬥士。

事實上,從九七年七月一日起,香港的民運與中國大陸的民運從此就連成一體,禍福與共了。所謂「一國兩制」不會改變這個事實。所以,任何一種局限香港彈丸之地,以為香港民運永遠只能起一種「支援」角色,只能限於搞搞六四紀念的觀念,都是陳腐的、過時的、虛幻的。歷史已經賦予香港人民擔任積極角色的時機了。香港即使即將受中共統治,但在一段時間以內仍會享有比大陸人民較多的政治自由。支聯會及一切民運團體仍然可以利用這個條件而大有可為,努力促進全中國的民主運動。任何宿命主義的立場都是背叛。

根據這條勇敢奮鬥跨九七的路線,我們提出下列具體主張:

(一)在九七年六月三十日晚上發起「慶祝回歸,爭取民主」市民集會;

(二)九七後繼續公開舉行「六、四」紀念活動;

(三)支聯會不僅誓要保衛自己的合法地位(除了從事法律上的抗爭外,必要時不怕行使公民抗命權,而且未來不限於做支援性的工作,更要擔當推動全中國民主運動的先鋒的角色;

(四)今後支聯會的出版物應配合上述三個目標,要成為以普羅大眾為對象的民主刊物,以便抗衡一切反民主反人民的謬論,增加人民的民主意識和抗爭精神。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